失职致使在押人员逃脱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致使依法可能判处或者已经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2.3次以上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或者一次致使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以后,打击报复控告人、检举人、被害人、证人和司法工作人员等,或者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 4.其他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公职人员的失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严重不认真的去履行其看护的职责,而导致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成立条件: (一)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二)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三)客体是是国家司法法律、规章、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秩序; (四)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因司法工作人员严重失职,造成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在押人员脱逃的; 2、造成在押人员脱逃3人次以上的; 3、造成在押人员脱逃以后,打击报复有关人员或继续犯罪的; 4、使在押人员脱逃后造成了其他严重后果的。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立案标准: 1、致使依法可能判处或者已经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2、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3人次以上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以后,打击报复报案
2020.10.29 109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最新立案标准: 1、致使依法可能判处或者已经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2、3次以上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或者一次致使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2020.03.02 142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立案标准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由于司法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立案标准:1、导致可能或已判处十年以上有期、无期或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或罪犯脱逃的;2、三次以上导致犯罪嫌
2021.05.06 699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逃脱罪立案的条件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致使依法可能判处或者已经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2.3次以上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或者一次致使3名以上
2022-05-26 15,340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致使依法可能判处或者
2022-10-14 15,340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立案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致使依法可能判处或者已经
2022-03-15 15,340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失职导致在押人员逃亡的条件: (一)主体是司法人员; (二)主观上表现为过失; (三)客体是国家司法法律、规章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秩序; (4)客观上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在
2021-11-25 15,340
-
00:54
过失致人死亡罪不予立案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情形包括: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己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
2,155 2022.04.15 -
00:52
失火罪立案条件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如果过失引起火灾,并且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立案处罚。条件一:过失引起的火灾导致一人以上死亡,或者超过三人重伤。条件二:过失引起的火灾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条件三:过失引
1,375 2022.04.17 -
01:10
诈骗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诈骗罪的立案条件是: 1、个人诈骗金额在3000元以上的; 2、个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需要被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
419 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