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证据的举证规则概述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二者的区别只是诉讼对象不同。行政诉讼对象是政府行政机构,民事诉讼对象只针对普通公民(俗称老百姓),公民之间的诉讼行为。
行政诉讼中对于证据的保全,一般指人民法院为了防止证据的灭失,使用录音录像、绘图拍照等技术手段对证据进行保存的措施。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对举证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一般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关举证期限的规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一条?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
2024.05.27 19 -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举证规则一样吗?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举证规则是不一样的,两种诉讼程序的举证责任主体是不一样的,但是也会有特殊的情形。在我国的行政诉讼中,诉讼的举证责任一律由被告承担,原告不负举证责任。民事诉讼中,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其举证一般规则都是“谁主张,谁举证”。 【
2024.04.24 19
-
简述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是整个行政诉讼活动的核心。行政诉讼中的每一道程序都离不开证据,审判机关只有严格地运用好证据规则,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将相关法律规范适用于该事实,才能作出公正的裁判。本论文试从行
2022-04-09 15,340 -
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是指什么?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责任原则
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是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之一。是指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向人民法院提交事实证据和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依据的责任,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和
2023-02-13 15,340 -
行政诉讼举证证据怎么收集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即行政机关应当证明其行政行为是合法的。在下列情况下,原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不作为的,应当提供向被告申请的证据;在行政赔偿和赔偿案件中,应当提供行政行为造
2021-11-15 15,340 -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举证期限的相关规定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需要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当事人可以协商并经法院批准来确定举证期限。 对于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天。而对于当事
2024-12-22 15,340
-
01:32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证据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时,有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的责任。如果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到实际发生的证据,或者人民法
2,220 2022.04.15 -
00:56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包括什么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如下: 1、如果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如果是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
1,154 2022.11.21 -
01:19
医疗纠纷诉讼中应该怎么举证
在医疗纠纷诉讼中,患者和医疗机构都需要举证,但两者的证明责任不同。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医疗纠纷诉讼的举证规则主要包括下面两点: 第一,作为原告的患者,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首先,患者应当证明自己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可以提
1,16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