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按手印的借条受法律保护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我国《民法》与《民法典》的限定,只要具有合同要件(适格当事人、确定标的、权利义务关系、签字盖章按手印)、两方意思表示有效、不违背法律限定和公序良俗,合同(借条、借条等)就是合法有效的。根据我国《民法》与《民法典》的限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条款无效: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②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③合法形式掩盖违法目的的合同;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⑤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限定的合同; ⑥对于导致另一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有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另一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⑦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职责、加重另一方职责、排除另一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⑧因被撤销而形成的合同无效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条没按手印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借条等合同文件只要双方当事人签名即为法律规定所允许的,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规定签名并且按手指印,所以只要借条上是有双方当事人的亲笔签名合法有效的即可,按手印主要也是为了防止争议。
写欠条按手印,无论是哪一根手指,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般是用食指或拇指。在法律上,按手印的效力与签名效力相当,借款人是指债务人也就是需要借钱的人,贷款人指债权人即提供借款借钱给别人的人。如果双方需约定事项较多,可在书写借条同时,签订借款合同,进行详细约定。
-
借条没有按手印受法律保护吗
借条没有按手印受法律保护,一般签字就可以了。但是要证明借款的事实是客观真实的。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2021.01.12 149 -
欠条没按手印受法律保护吗
欠条上只要有欠款人的签字,即便出现没有按手印的情况也不会影响欠条的成立和效力,但需要注意欠条书写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注明欠款金额;有具体的还款时间和计息方式;明确的欠款人;在有欠条的情况下,如果多次催欠款人还钱但仍然不还的,建议尽快携带来如欠
2022.04.12 369 -
欠条没按手印受法律保护吗
欠条没有按手印仍然是有效的。只要是符合以下条件的合同就是有效合同: 1、签订合同时双方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1.03.11 130
-
借条没按手印受法律保护吗?
借条上只要有签字,即便没有按手印也不影响借条的成立和效力。 首先,如果借贷双方签订书面借贷合同,则借贷合同自借贷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时成立;其次,如果双方不是同时签字、盖章的,则借贷合同自在后一方
2022-06-11 15,340 -
手写证据按的手印受法律保护吗
证明材料亲笔签名的,内容合法,出于真实意思表示的,就有法律效力。按手印不是必须的,只是对签名有争议的时候,更方便鉴别真伪。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只是证据必须符合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2022-03-22 15,340 -
有手写的欠条有手印。受法律保护吗
手写借据受法律保护,手写借据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把欠款的原因和金额写清楚,欠款人签字或按票据,手写借据就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以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上按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
2021-10-31 15,340 -
借条按手印法律会生效吗
借条不是必须要按手印,才会生效。只要合同是由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表意真实的,就有效。签名与盖章都是有效的签字方式。
2022-06-10 15,340
-
01:00
什么样的借条受法律保护
受法律保护的借条应写明:1、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2、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3、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4、还款的具体年月日;5、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6、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
835 2022.04.17 -
01:37
借条没按手印有效吗
借条上只要有签字,即使没有按手印,也能够产生法律效力。 如果双方签订书面借贷合同,则借贷合同从借贷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时成立;若双方不是同时签字盖章的,那么借贷合同从在后一方签字盖章时才成立,所以自然人有没有签字才是影响合同成立的关键,
2,917 2022.04.17 -
01:02
借条和欠条哪个受法律保护
借条和欠条都受法律保护。规范的借条和欠条法律效力是相同的,只是二者的用途、诉讼时效有一定的区别,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规范。只要符合要求,两者均受到法律保护。欠条、借条是生活工作中常见的条据,这两种条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法律含义却相差甚远。
16,967 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