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劳动争议的法律怎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明确劳动争议的范围包括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劳动合同效力发生的争议;因解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争议管辖权法律规定: 一、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二、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诉讼; 如果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处理的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是劳动仲裁,如果有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国家劳动法律怎么规定的处理劳动争议
国家劳动法律关于处理劳动争议的规定: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二、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
2020.03.22 202 -
劳动争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主体是指
劳动争议主体是指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争议的,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方法解决。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2020.05.05 104 -
民法典对劳动争议的新规定
一、正确认识民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二、劳动合同法不会因《民法典》的出台而被废止 三、劳动者维权的程序不会有变化 四、继续沿用“年满十六周岁”的法定劳动年龄 五、进一步扩大了用人单位的主体范围 六、重大误解签订的协议撤销权行使期限为三个月 七、
2021.02.07 1,138
-
法律上对于劳动争议管辖地该怎么确定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
2022-07-16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法律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时效如下: 仲裁时效的计算。根据本条规定,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遭到了侵害,这是其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
2022-08-16 15,340 -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规定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第八条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
2022-03-28 15,340 -
属于劳动争议纠纷的有哪些,法律怎么规定的
下列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
2023-02-01 15,340
-
01:05
劳动争议管辖法院的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前置程序,应当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是中国境内的企业和职工
2,357 2022.04.17 -
00:59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地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地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可以由合同履行地或者是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为管辖,这两个之间是没有先后顺序的,可以是由合同履行地,也可以是单位所在地管辖。如果双方分别向合同履行地和单位所在地
1,5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