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月要扣一部分工资的话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遇到单位不按时发工资的情况,建议大家先采取协商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不行再使用法律程序进行解决: 1、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5、按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你加付赔偿金。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 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月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
每月的工资是怎样计算一日工资
国家标准月工资是按照21.75天计算的,日工资计算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计算,因为有小数点,所以可以按照22天计算,小时工资在日工资基础上除以8小时。
2020.06.02 637 -
每个月支付了一千元工资, 老板不给我怎么办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
2020.02.22 160 -
个人每月扣去五险一金的多少工资?
五险包括: 养老保险:个人交纳8%,单位交纳22%医疗保险:个人交纳2%,单位交纳10%失业保险:个人交纳1%,单位交纳2%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只由用人单位交纳,个人无需缴纳。 一金包括: 住房公积金:个人和单位按相同比例交纳,比例为5一1
2020.04.17 724
-
工资扣了一部分是咋回事?每个月都被克扣的
一、单位克扣工资在什么情形是违法的当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时,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并且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克扣,是指用人单位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扣减劳动者的工资
2022-07-06 15,340 -
现在每个月都会扣一部分的费用,我感觉很冤枉的,还有不少的,公司每月多扣工资合理没有呢?
原则上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工资进行扣罚,除非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经济损失,或者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但不超过当月工资的20%。具体规定如下:《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
2022-07-06 15,340 -
老板拖欠工资一个月,而我每月工资不给,我该怎么办,我应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的行为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
2022-03-03 15,340 -
公司每年一定要扣你一个月的工资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做不满一年克扣其500元是不合理的,也是违法的,属于一种无故克扣工资的行为,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一、如果
2022-03-03 15,340
-
01:12
公司拖欠我们工资怎么办拖欠工资分两种情况,自离员工需要到司正式办理离职手续后方可为其结算工资。正常离职的员工有权要求当即结清工资款项,如无纠葛可等下个月公司发薪日一并打卡发放。如果产生其他问题,可申请劳动仲裁,并可要求就拖欠工资予以补偿,尽可能与原公司人力资源部
890 2022.04.17 -
01:23
拖欠农民工工资我们应该怎么办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先找老板进行协商、调解,最好让老板写个欠条;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
1,953 2022.05.11 -
00:53
部分拖欠工资怎么办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
1,57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