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异地贷款最新政策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住房公积金政策,并监督执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管理法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1、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只针对个人普通自住房放贷,不能用于投机性购房。 2、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3、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对象,仅限于现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缴存职工家庭,且贷款用途仅限于购买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通自住房。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1倍。 4、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5、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要根据当地住房价格、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状况,以支持缴存职工购买普通自住房的贷款需求为原则,合理确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并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财政、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备案。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备案。
-
长沙异地公积金贷款政策
异地住房公积金连续正常缴存6个月以上且无间断在长沙公积金中心连续正常缴存6个月以上的,异地住房公积金转移到账后,两地缴存时间可以合并计算,若异地缴存不连续或间断后在长沙公积金中心缴存的,则仍需在长沙公积金中心连续缴存12个月以上方可申请贷款
2020.07.16 313 -
住房公积金贷款最新政策
每个职工个人缴纳存储的住房公积金,和单位为职工缴纳存储的住房公积金都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住房公积金是用于职工自住住房的购买、建设、装修、大修等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可以进行挪用。住房公积金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在征求
2022.04.12 1,047 -
公积金贷款新政策
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担保以所购住房抵押为主。取消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对曾经在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在现缴存地缴存不满6个月的,缴存时间可根据原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合并计算。
2020.05.25 246
-
关于公积金异地贷款最新政策
不同地区对于公积金贷款的政策规定是不同的,具体参照当地政策的规定。公积金贷款的办理如下: 1、贷款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需到银行提出书面申请; 2、对资料齐全的借款申请,银行及时受理审查,并及时报送公积
2022-06-25 15,340 -
北京公积金贷款最新政策
北京市公积金贷款政策:在北京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北京购买自住住房,符合缴纳条件,夫妻未偿还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和住房公积金政策贴现贷款的,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其中,住房公积金的存款必须满足以下
2021-12-25 15,340 -
山西最新公积金贷款政策
2016年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新政策的调整,具体情况如下:一、放宽贷款申请条件。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条件由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年以上”调整为“6个月(含)以上”。二、提高最高贷款额度。住房公积金最高
2022-02-28 15,340 -
住房公积金贷款最新政策
1.只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才有资格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没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就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2.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者要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即申请贷款前
2022-07-01 15,340
-
01:09
住房公积金新政住房公积金新政如下:放宽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条件。新规指出,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本人及配偶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可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再次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
3,829 2022.04.17 -
01:05
宅基地继承最新政策是什么宅基地的性质是集体土地,归村集体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按照《继承法》有关遗产内容的第三条中,不属于遗产继承范围,不能继承。宅基地只能在本村团体内流通。依据《土地处理法》,宅基地并不是实在含义上的产业,仅仅一种使用权,拥有权归村团
3,163 2022.04.17 -
00:53
医保新政策2021年最新2021年医保最新政策如下: 1、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医保将二合一; 2、大病医保报销上限将大幅提高; 3、医疗费用越高将获更多医保支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5,33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