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信用卡还能被家人骚扰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家人欠信用卡还钱自己被骚扰可以报警。欠信用卡还不起的处理办法:先进行最低还款;分期还款来缓解经济压力;向银行申请延期还款;先找亲朋好友进行周转。
催收骚扰家人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举报投诉或者报警的方式直接报案处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贷款公司派人上门催收,采用辱骂、威胁、恐吓、喷漆等方式,对借款人家人采取了过激行为,那么就可以立即报警,可以当即制止催收人员的行为。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保留证据。
-
信用卡给家人打电话骚扰违法吗
信用卡给家人打电话骚扰是违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
2022.03.29 519 -
亲戚欠信用卡钱我被骚扰怎么办
信用卡未还: 1、如果是银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则法院应该在受到诉讼材料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2、如果你欠款金额达一万元的,经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 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一般要经四
2020.12.22 510 -
家人欠信用卡未还银行一直骚扰是否可以投诉
信用卡欠款骚扰家人可以投诉,催收是合法的,但是恐吓威胁性质的骚扰属于软暴力催收欠款。是违法的的,严重的可构成寻衅滋事罪。当务之急是尽快还清欠款,避免被银行贷款机构催收。
2020.07.27 162
-
欠信用卡骚扰家人违法吗
欠信用卡骚扰家人是违法的行为。严重影响家人生活的,当事人应及时交清欠款避免骚扰,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求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
2022-06-02 15,340 -
欠信用卡骚扰家属的吗
欠信用卡骚扰家人是违法的行为。严重影响家人生活的,当事人应及时交清欠款避免骚扰,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求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
2022-05-12 15,340 -
信用卡欠款又骚扰家人犯法吗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
2022-07-02 15,340 -
欠信用卡骚扰家里人怎么办
违法。骚扰电话严重影响当事人生活的,可以报警求助,警方应当对行为人进行警告和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2021-12-05 15,340
-
01:02
欠信用卡钱坐牢还用还钱吗
恶意透支信用卡,不一定需要坐牢。但是,如果行为人明知道自己没有偿债能力,仍然恶意透支信用卡,在经过发卡行两次有效催收之后,仍然躲避还款的,这时候行为人就可能会构成刑法上的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被定为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接受刑事处罚的
5,341 2022.04.15 -
00:56
欠信用卡8000能立案吗
持卡人欠信用卡8000元逾期不还的,银行会以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两种方法起诉持卡人。从民事诉讼的角度分析,只要持卡人逾期不还的,银行就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持卡人归还8000元、利息以及滞纳金。从刑事诉讼的角度分析,持卡人欠信用卡
2,255 2022.04.17 -
00:57
网贷骚扰家人怎么处理
网贷骚扰家人的处理方式如下: 1、和已经逾期的平台进行协商延期,利用拖延下来的时间筹集还款资金; 2、向家人如实说明自己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只有家人可以无偿帮助,同时向朋友借钱补欠款漏洞; 3、抵押手头有的资产偿还贷款降低逾期产生的信用和财产
5,87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