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风险与规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风险包括: 1.债务人信用的风险; 2.借款用途的风险; 3.损失利息的风险。 规避手段:出借人在出借款项前,要仔细审查借款人的资产情况,了解借款用途;借款应签订书面的借款协议,明确借款金额、利率、期限、担保方式等,保证人的责任形式、保证范围、保证期限尽可能明确;款项交付时,尽量采取银行转账的方式。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预防民间借贷风险,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式: 1、借款用途要正当,借贷关系要合法。 2、订立书面协议,注意妥善保存。 3、提前还款要说清,支付利息要约定,利率高低要有度。 4、借款利息不得在本金中扣除。
民间借贷防范风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考虑借款人的信誉和偿还能力。 2、看借款用途是否合法。 3、不能收取高额利息。 4、应有借款担保和抵押。 5、谨防非法集资。 6、注意诉讼时效。 7、追讨欠款要依法。
-
怎样规避民间借贷风险
1、出借人一定不要被高利息所诱惑,利息约定一定要受法律保护; 2、规范借条内容,避免词不达意; 3、为借款作保证时,应当注明保证方式为“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 4、不论是借款还是还款,一定要对方出具相关凭证。
2021.01.05 120 -
如何规避民间借贷风险
规避民间借贷风险: 首先,当事双方借款时应订立书面协议。协议中应写明双方基本情况、出借的币种、数额、用途、利率、还款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等。出借人最好要求借款人提供有效担保,依法办理相应登记手续,同时要注意期限过期后的债权保护。 其次,借贷
2020.10.03 155 -
如何合理规避民间借贷的风险?
规避民间借贷风险的方法如下: 1.让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有两类,一是担保人,二是物的担保。 2.询问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因为法律规定,借款用途要正当,借贷关系要合法,否则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3.提前还款要说清,支付利息要约定,利率高低要有
2021.02.16 160
-
民间借贷的风险与规避
风险包括: 1.债务人信用的风险; 2.借款用途的风险; 3.损失利息的风险。 规避手段:出借人在出借款项前,要仔细审查借款人的资产情况,了解借款用途;借款应签订书面的借款协议,明确借款金额、利率、期
2022-10-18 15,340 -
《民间借贷》如何规避风险的?
1、主动出击不要坐等钱来,也不要碍于情面,更不要拖延,要主动出击,否则过了诉讼时效将无力回天。2、换位思考 不要因为对方迟延付款而不依不饶,要学会换位思考。同时,也要让对方站在己方的角度去思考。在出借
2022-04-21 15,340 -
民间借贷如何规避风险?
规避民间借贷风险的方法如下: 1、让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有两类,一是担保人,二是物的担保。 2、询问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因为法律规定,借款用途要正当,借贷关系要合法,否则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3、提前
2022-11-08 15,340 -
如何合理规避民间借贷的风险
1.让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有两类,一是担保人,二是物的担保。 2.询问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因为法律规定,借款用途要正当,借贷关系要合法,否则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3.提前还款要说清,支付利息要约定,利
2021-12-27 15,340
-
01:01
欠款纠纷与民间借贷的区别欠款纠纷与民间借贷的主要区别如下: 1、欠款纠纷是指因为各种基础经济关系而发生的纠纷,例如因为买卖合同拖欠货款而发生的纠纷,或者是因为服务合同拖欠服务费而发生的纠纷等; 2、民间借贷是指因为资金借贷而发生的借款纠纷,民间借贷仅仅指的是特定主
1,320 2022.05.13 -
01:08
民间借贷管辖权规定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的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如果是因为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原告也就是债权人有选择权,既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选择合同
1,277 2022.04.17 -
01:19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主要依据是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根据第680条,法律明确禁止了高利放贷的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具体来说,国家会根据每年的经济情况不同,作出一定的法定利率调整。因此,如果高利借款人与民间贷
6,18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