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的涉嫌犯罪嫌疑人出现刑事案件有哪些情形的,应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主要看涉及的拍卖标的是否属于刑事案件中的赃物或赃款购买的物品。动产或不动产,如果是就应当停止拍卖,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行决定是否拍卖。2、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事纠纷案件中涉及刑事犯罪若干程序问题的处理意见》“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法院应裁定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公通字[1998]31号)第十二条规定“对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应将车辆无偿追缴;对违反国家规定购买车辆,经查证是赃车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和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进行追缴和扣押。对不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结案后予以退还买主”,第十四条进一步规定了“明知”的含义,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为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1)在非法的机动车交易场所和销售单位购买的;(2)机动车证件手续不全或者明显违反规定的;(3)机动车发动机号或者车架号有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4)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机动车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又可以被称之为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在提起公诉人,被称为被告人。
-
刑事案件包庇犯罪嫌疑人如何处理
包庇犯罪嫌疑人属于涉嫌窝藏、包庇罪,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存在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处三年到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1.20 459 -
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可以出国吗
依据我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不得出境。必须等案件受理完成。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侦查机关负责入、案件侦查人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回避。
2020.11.26 611
-
涉嫌刑事犯罪审理案件中止的情形有哪些啊?
中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因发生某种情况影响了审判的正常进行,而决定暂停审理,待其消失后,再行开庭审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自诉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
2022-08-14 15,340 -
刑事案件中,如何处理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犯罪嫌疑人自诉案件管辖
一、不满16周岁人的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犯刑法规定的几种特别严重的犯罪时,才负刑事责任;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来说,实施刑法规定
2022-01-23 15,340 -
民事案件涉嫌刑事犯罪当事人发现有涉嫌犯罪的案件法院会怎么处理?
这个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处理原则是“先刑后民”: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如果当事人没有控诉被告,还是按照民事案件审理民事请求;如果原告想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并提出诉讼请求,可以将案件移送刑事庭审理;
2022-01-27 15,340 -
刑事案件中,有哪些情形的,公安机关应当延长对犯罪嫌疑人刑事处罚
公安机关对于已经被拘留的现行犯或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经过审查和进一步侦查后,认为有逮捕必要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写出提请批准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这个时限在一
2022-02-15 15,340
-
01:11
刑事案件中嫌疑人不承认怎么办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承认其行为,则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得不到直接的口供证据,只有其他间接证据。因此,司法机关应当通过对全案间接证据的审查,运用正向推理、反向求证的审查方法,建立起间接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各间接证据之间无法相互印证,存
2,711 2022.05.11 -
01:10
刑事案件中的自首怎么处理
刑事案件中对自首的处理,就是对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自首的犯罪分子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307 2022.04.17 -
00:58
刑事案件处理流程
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大概为以下几步骤:第一,报案。一般由被害人、第三人报案。第二,初查。公安机关根据报案内容是否属实判断是否立案。第三,立案。第四,采取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在初查立案过后查封、冻结相关账户或赃物,并及时对相关人员实行强制措施。第
3,89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