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确权法律法规依据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法律法规,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以国土资源部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相关资料、证书等法律文件为依据,确定村、组等发包主体和土地所有权界限;如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后原发包方发生撤销、合并的,应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发的有关政策文件为依据,确定撤销、合并前后发包方名称、地界等土地所有权权属关系。以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时期签订的农户土地承包合同、颁发的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建立的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等法律文件为依据,确定土地承包方权属关系。以农户家庭户籍、婚姻证明等法律文书为依据,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权属关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农村土地确权法律法规依据有:土地确权是指确认某一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行为,农村土地确权发生的是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土地所有权不发生转移、仍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依据主要是《土地管理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政策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
-
土地确权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土地确权是指土地使用权、土地所有权和他项权利的确定、确认,简称确权,也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土地确权是当前乡村土地变革与流转的重点,展开确认土地权限注销,明确农户土地承包运营
2022.04.16 3,067 -
农村土地确权应有哪些法律规定
农村土地确权是指确认某一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行为,农村土地确权发生的是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土地所有权不发生转移、仍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020.12.09 165 -
农村土地确权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农村土地确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有《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
2020.08.17 344
-
农村土地确权有哪些法律法规?
农村土地确认的法律法规有:土地确认是指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其他权利的行为。农村土地确认是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所有权不转让,仍属于集体经济组织。
2021-12-23 15,340 -
农村土地确权有哪些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农村土地确权: 1、宅基地申请人必须领取土地部门出具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表》; 二、权属调查国土部门应当根据土地使用权人的申请,确定宅基地,填写宅基地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为地籍
2021-11-03 15,340 -
土地确权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在实际的土地处理过程中,有6个基本原则必须遵守: 1.承包面积小于实际面积的情况以实际情况为准 2.已被占用拿到补偿的原则上扣减 3.无法复垦的承包地按原面积和用途确权 4.公益用地占用的分情况处理
2022-04-19 15,340 -
农村土地确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
2021-05-30 15,340
-
00:56
农村土地确权按户口本
农村土地确权不按户口本。农村土地确权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家庭代表申请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共有人除包括户口本上的现有人口外,一并包括嫁出人员、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国家工作人员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
3,242 2022.05.11 -
01:19
国有土地上企业拆迁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企业拆迁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在效力层级上属于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431 2022.04.17 -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62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