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隔代长辈是否享有探望权,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隔代长辈是否享有探望权,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2023-06-15 10:0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北京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15回复

专业分析:

隔代长辈不享有探望权,探望权只有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父或者母具有,他人是没有探望权的。隔代的长辈想要探望,需要经过孩子监护人的同意,不能强行探望。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目前为止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隔代长辈是否享有探望权的法律,需要协商确定。法律中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隔代长辈是否享有探望权,需要看他们是否是承担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义务的监护人。所以一般情况下隔代长辈的探望权是没有受到强制限制的。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隔代长辈没有探望权。我国法律规定,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依法享有的权利。且行使探望权利,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律师普法更多>>
  • 隔代后代对于长辈的探望权是否有新的规定?
    隔代后代对于长辈的探望权是否有新的规定?

    隔代长辈不享有探望权,探望权只有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父或者母具有,他人是没有探望权的。隔代的长辈想要探望,需要经过孩子监护人的同意,不能强行探望。

    2021.03.27 101
  • 长辈是否有探望权
    长辈是否有探望权

    目前为止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隔代长辈是否享有探望权的法律,需要协商确定。法律中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隔代长辈是否享有探望权,需要看他们是否是承担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义务的监护人。所以一般情况下隔代长辈的探望权是没有受到强制限制的。

    2021.02.22 196
  • 隔代探望权是不是法律规定的有效
    隔代探望权是不是法律规定的有效

    隔代探望权一般是不会被法律保护的。但是可以探望孙子女;因为法律上的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1.01.11 111
专业问答更多>>
  • 隔代长辈是否享有探望权

    1、隔代长辈不享有探望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

    2022-11-07 15,340
  • 探望权是否可以隔代行使

    我国《婚姻法》没有直接规定探望权的隔代行使问题。但《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保护隔代探望权的正确行使,不仅能促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减轻儿童的生活孤独感和家庭破碎感,还能延续

    2021-09-08 15,340
  • 姥爷是否有探望权探望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国没有法律规定姥爷,也即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探望权。根据规定,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法律依据 《

    2022-10-12 15,340
  • 探望权能否隔代行使?

    探视权不能由他人代替行使,只能由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父或母本人行使。 因为探视权是基于父母和子女这种特定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具有身份性、专属性,所以该权利只能由孩子的父或母享有,其他任何人都不得行使该

    2022-07-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探望权执行的方式是什么 02:00
    探望权执行的方式是什么

    探望子女的方式和频率由夫妻双方离婚时自行协商决定,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探望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

    1,111 2022.04.17
  • 离婚后继父享有探望权吗 01:16
    离婚后继父享有探望权吗

    离婚之后,一般情况下,继父都不享有探望未成年继子女的权利。这主要因为,探望权利在一般情况下,都属于亲生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的亲子权利。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继父,才能够享有与亲生父母一样享有的亲子权利。具体来说,这主要是指在共同生活期间,继父与继

    1,112 2022.04.17
  • 自首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01:05
    自首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刑法》关于自首的有关规定,针对犯罪分子在其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有关罪行的,属于自首行为。通常针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司法部门可以实施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对其的处罚。其中,对于犯罪较轻的行为,可以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针

    5,551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