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卖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实践中,很多出卖人存在一物多卖的情形,即出卖人将其所有的财产,卖给多个买受人,在买受人主张出卖人交付标的物时,出卖人无法交付,引发纠纷。关于此种情形,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出卖人就同一普通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确认所有权已经转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二)均未受领交付,先行支付价款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均未受领交付,也未支付价款,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条“出卖人就同一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均未受领交付,先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均未受领交付,也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和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四)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之一,又为其他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已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将标的物所有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一物多卖合同的应怎么处理
一物多卖的情形下,如果出卖人与先买受人签订买卖合同后,将标的物交付或办理过户手续,而后再与后买受人签订买卖合同。 此时,出卖人对标的物已无处分权,虽然后成立的买卖合同有效的,但因存在欺诈,后买受人可以要求撤销合同、赔偿损失。或后买受人也可要
2021.01.16 114 -
一物多卖的如何处理
一物多卖应按照以下顺序分别进行处理: 1、均未受领交付的,先行支付价款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确认所有权已经转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0.07.12 127 -
一物多卖应该如何处理
一物多卖应该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1、如果均未受领交付的,先行支付价款的买受人可要求交付; 2、如果均未受领交付,也未支付价款的,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买受人可要求交付; 3、物的所有权属于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
2020.06.06 139
-
一物多卖物怎么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就同一普通动产订立多份买卖合同。买卖合同有效的,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先接受交付的买受人请
2021-11-29 15,340 -
一物多卖怎么处理?
一物多卖通常体现为物品所有权人就同一个标的同数人签订数份买卖合同,不鼓励进行这样违背契约精神的交易买卖。一物多卖因标的物的不同而处理不同。第一种、普通动产一物多卖,出卖人就同一普通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
2022-06-13 15,340 -
怎么处理一物多卖
在实践中,很多卖都存在一物多卖的情况,也就是卖家将其所有财产卖给多个买家,当买家主张卖家将目标物品交付时,卖家无法交付,引发纠纷。关于这种情况,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
2021-10-08 15,340 -
一物多卖该怎么处理?
在实践中,许多卖方出售一物多卖,即卖方将其全部财产出售给多个买方。当买方主张卖方交付标的物时,卖方无法交付,引发纠纷。关于这种情况,司法解释已经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
2021-11-17 15,340
-
01:03
一房多卖如何处理
一房多卖的处理办法: 1、一房多卖属于违法行为。一般情况下,一套房屋只有一套房产证。对于一房多卖的商家,可能存在对消费者违约或者欺骗行为,消费者发现后,可以请求解除买卖合同、返还房款及利息,还可以依法要求出卖人承担赔偿违约责任。 2、房屋作
1,415 2022.04.17 -
01:22
一房两卖如何判决处理
一房两卖,法院如何处理 一房两卖的情况下,法院不会因为有两份房屋买卖合同而判定其中一份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原则上两份房屋买卖合同均合法有效。但房屋究竟由谁取得,取决于哪一个买方办理房屋过户登记在先,已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的买方取得房屋产权。未办理
3,167 2022.04.17 -
00:55
买卖房屋违约怎么处理
买卖房屋,构成违约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处理方式如下: 1、买卖房屋过程中,守约方可以和违约方进行协商沟通,就违约责任的承担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2、协商不成的,守约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起诉前要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的证据材料,守约方也
474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