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多个同时起诉我算不算诈骗

多个同时起诉我算不算诈骗

2022-10-18 18:1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8回复

专业分析:

是不是诈骗,跟多个债权人同时起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二、诈骗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三、诈骗与因亏损躲债的界限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诈骗罪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追诉时效是二十年。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三个人一起起诉一人,只是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

律师普法更多>>
  • 多少人联名起诉算诈骗
    多少人联名起诉算诈骗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较大”,即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2020.12.27 408
  • 两个人在一起花的钱算不算诈骗
    两个人在一起花的钱算不算诈骗

    【1】如果对方明确表示借钱的,您有权要求返还;【2】如果您为了恋爱为了取悦对方,自愿为对方花钱且钱已经花出去了的,您就不能要求返还;【3】如果对方以谈恋爱的名义骗取您的钱财的,可能构成诈骗罪,您有权要求对方还钱。聊天记录、转账记录以及电话录

    2020.12.21 486
  • 我欠钱一千多元,被骗了,请问算不算诈骗
    我欠钱一千多元,被骗了,请问算不算诈骗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的,不构成诈骗罪。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020.01.30 139
专业问答更多>>
  • 借钱不还还被多个人起诉算不算诈骗

    借钱不还遭多人起诉不算诈骗,属于民事纠纷案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2022-03-27 15,340
  • 三个人起诉我共同还款算诈骗罪吗

    三个人起诉到法院,要求对方还款的,与对方是否构成诈骗罪没有必然的联系。 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如果只是对多人欠款,但不符合上

    2022-04-13 15,340
  • 个人多次诈骗三千算不算诈骗

    3000元可以构成诈骗罪。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属于较大金额。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1-12-10 15,340
  • 三个人起诉我法院,起诉我多人起诉,对方还款,能不能算诈骗罪成立

    三个人起诉到法院,要求对方还款的,与对方是否构成诈骗罪没有必然的联系。 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如果只是对多人欠款,但不符合上

    2022-04-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诈骗多少钱算诈骗罪 01:09
    诈骗多少钱算诈骗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算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依法应被判处三

    1,731 2022.04.17
  • 不履行合同是否算合同诈骗 01:21
    不履行合同是否算合同诈骗

    大家好,我是法师兄的特邀律师田雯。不履行合同是否属于合同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不履行合同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拒绝履行,即合同一方当事人对对方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二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客观上已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法律禁止该合同义

    1,609 2022.04.17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51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