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的刑法基础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刑法并无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必须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牟利为目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八条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既遂判刑规定如下: 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的量刑: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格5%以上20%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格在5%以上20%以下的罚款。
-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的量刑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的量刑: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5%-20%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5%-20%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0.08.21 102 -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
我国刑法上没有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对应的罪名是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
2020.07.11 134 -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的量刑规定如下: 1、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
2022.04.13 317
-
什么是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的犯罪构成包括: 1、本罪主观上是故意; 2、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3、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根据《
2022-06-02 15,340 -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是什么
1、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的正确表述应为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行为人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2、
2022-11-13 15,340 -
什么是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罪
土地使用权非法销售的犯罪构成如下: 客体为国家土地管理制度; 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转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2021-12-21 15,340 -
非法销售土地使用权什么罪?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必须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行为。 本罪属情节犯,非法
2022-10-14 15,340
-
01:02
什么是土地使用权出让
根据相关的规范,土地使用权出让,一般指的是国家以土地所有人的身份,将一部分属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地块,在设定时间期限后让给土地使用人,并且要求土地使用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土地使用费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应该要通过签订书面出让合同的形式进行
2,685 2022.04.15 -
01:09
什么是土地使用权抵押
土地使用权抵押,指的是债务人将其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偿清的担保,而不转移占有的行为。土地的使用权在抵押关系生效之后,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债务到期后没有能力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拍卖,该债务人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拍卖的价款优先抵偿
2,548 2022.04.15 -
01:07
什么是土地使用权划拨
土地使用权划拨,主要指的是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人缴纳补偿金或者安置费等之后,将该土地交给其使用,或将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无偿交给土地使用人使用的一种行为。通过划拨的形式,所得的土地使用权,除了行政法规或者法律另有规定以外,一般
3,28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