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前夫协议给我付按揭款如果不付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方当事人不按离婚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应当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确认离婚协议合法有效,并依法判决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8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9条规定:“男女双方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可见,一方当事人不按离婚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应当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确认离婚协议合法有效,并依法判决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责任。因此,对一方不支付补偿款的行为,另一方应依法向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前夫如果再婚不付抚养费的办法:若抚养费由当事人协商确认的,双方可以再次就抚养费等相关事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据此起诉处理。若抚养费事宜由法院裁判的,当事人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生效裁判文书。
付了买房首付无法办按揭的,当事人可以申请退房解除合同。购房者可以向开发商发出退房通知,开发商在接到退房通知15日内为购房者办理退房手续,办理退房手续后将全部购房款退还给购房者,根据无法办按揭的原因确定违约方并由违约方依据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
如果没按合同付款怎么办?
付款人没按合同付款收款方可要求该当事人承担继续支付、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可以依照双方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的违约责任进行责任的承担。
2021.03.15 140 -
买房付了首付后无法办按揭怎么办
买房付了首付后无法办按揭,建议先先了解无法办里按揭的原因。如果因为个人征信问题无法办理按揭贷款,可以与开发商协商解除合同。在这种情形下,一般需承担违约责任。具体的处理办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
2021.03.31 203 -
按揭办不了首付能退吗
能退,但是对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应当视以下情况而定: 1、如果是银行原因,比如额度紧张无法放款,那么购房者可以和卖家协商解除购房合同,并且不必承担违约责任,卖家应该无条件退还购房首付。 2、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身原因,比如征信记录有污点或者还款能
2021.04.28 188
-
前夫不按协议付抚养费,我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工作,那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拍卖值钱的东西。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进入首页拨打律师咨询电话,进行免费律师咨询。相关知识法定继承方式中的遗产分配原则 1.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遗产的分配 (1)一般情
2022-07-09 15,340 -
我交了购房按揭贷款,开发商不给退首付怎么办?
购房按揭贷款已经办理了开发商违约是否能退款,这要区别不同的情况来判断: 1、如果是银行原因,比如额度紧张无法放款,那么购房者可以和卖家协商解除购房合同,并且不必承担违约责任,卖家应该无条件退还购房首付
2022-04-02 15,340 -
前夫不按离婚协议支付抚养费怎么办
前夫不支付抚养费,可以按以下处理: 1、找对方协商。要求对方及时支付抚养费,并且因为对方未按时支付费用,可以协商要求补偿。 2、去法院起诉。离婚后,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6-25 15,340 -
按揭办不了首付能退款吗
可以,可以支付相应的违约金。这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是银行原因,比如额度紧张,无法贷款,购房者可以与卖方协商解除购房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卖方应无条件退还购房首付。如因购房者自身原因,如因,比
2021-11-30 15,340
-
00:53
买房按揭办不了怎么办自己的按揭贷款办理不下来,那么一定要根据贷款办不下来的原因来确定处理的方式以及责任的承担。如果是由于开发商的原因导致购房者按揭办不下来的,例如开发商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或者销售不具备使用条件的现房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导致银行不批贷款,购房者可
557 2023.01.04 -
01:06
按揭办不下来买房的首付能退吗按揭办不下来,买房的首付是可以要求退的。如果是由于开发商的原因或者是由于非购房者的原因导致的贷款办理不下来,那么购房者是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的。因为这个时候贷款办不下来,那么房屋买卖的合同目的也不能够实现,房屋买卖合同不能够继续履行,那么当
2,565 2022.04.15 -
00:59
前夫不付孩子的抚养费怎么办前夫不付孩子的抚养费,根据不同情况有以下三种解决途径: 1、首先可以与对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建议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合法权益; 2、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的,那么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双方的经济情况,当地的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抚养
478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