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收购枪支罪立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非法私藏枪支罪的立案规定是: (一)非法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二)非法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的; (三)非法私藏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第四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 (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的; (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 (五)非法持有、私藏的弹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制造发票罪立案规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不具有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普通发票一百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非法储存枪支罪如何处罚
中国对非法储存枪支罪的处罚标准是: 1、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2020.02.07 1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职务侵占罪立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职务侵占罪立案规定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如果犯罪分子的犯罪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那么应予立案追诉。
2020.12.21 18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信用卡诈骗罪立案规定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
2020.09.28 4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丢失枪支不报罪立案规定?
依法配备公务枪的人,如果丢失枪不能立即报告,以下情况之一应立案追诉:(1)丢失枪被他人使用造成轻伤以上伤亡事故(2)丢失枪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3)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
2021-10-10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立案规定?
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配售枪支,或者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或者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
2022-03-12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违规制造枪支罪立案标准
依法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过限额或不按规定品种制造,销售枪支,或者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码、重号、假号枪支,或者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国内销售为出
2021-10-10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私藏枪支罪怎样认定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非法持有,私人持枪,弹药罪定罪处罚:(一)非法持有,私人持有,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或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私人持有,
2021-10-10 15,340
-
01:10
非法持有枪支罪立案标准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枪支的管理规定,非法私藏或者挪用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凡是违反枪支管理的相关规定,非法私藏或者枪支,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行为人刑事责任: 1、非法持有军用枪支
3,114 2022.04.15 -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522 2022.04.17 -
00:59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应当在整改后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经检查合格,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6,398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