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破坏选举罪的立案标准: 1、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妨害选举,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选举结果不真实的; 2、以暴力破坏选举场所或选举设备,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的; 3、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产生不真实的选举结果或强行宣布合法选举无效、非法选举有效的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五十六条 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妨害选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暴力破坏选举场所或者选举设备,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的;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聚众冲击选举场所或者故意扰乱选举会场秩序,使选举工作无法进行的。
破坏选举罪的立案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破坏选举,以暴力破坏选举场所或者选举设备,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的或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产生不真实的选举结果或者强行宣布合法选举无效、非法选举有效等情节的,经当事人报案,应予以立案调查。
-
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 1、以暴力破坏选举场所或者选举设备,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的; 2、伪造选民证、选票等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产生不真实的选举结果或者强行宣布合法选举无效、非法选举有效的; 3、聚众冲击选举场所或者故意扰乱选举场所秩序,
2020.08.08 140 -
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破坏选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妨害选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者选举结果不真实的;2.以暴力破坏选举场所或者选举设备,致
2020.02.13 125 -
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
破坏选举行为,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损害国家的政治生活。破坏选举的立案标准:用各种办法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自由选举的;暴力殴打选民,造成人身伤害,捣乱选举场所秩序;用揭露隐私、破坏名誉等要挟选民的行为;散播各种谣言或隐瞒事实真相,干扰破坏选举;
2022.04.12 950
-
破坏选举罪最新立案标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破坏选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妨害选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者选举结果不真实
2023-08-27 15,340 -
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破坏选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妨害选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者选举结果不真实
2022-03-13 15,340 -
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利用职权破坏选举的嫌疑,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暴力、威胁、欺诈、贿赂等手段,妨碍选举者,各级人大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选举权,选举不能正常进行或选举结果不真实2、暴力破坏选举场
2021-10-13 15,340 -
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利用职权破坏选举的嫌疑,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暴力、威胁、欺诈、贿赂等手段,妨碍选举者。各级人大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选举权,选举不能正常进行或选举结果不真实2、暴力破坏选举场
2021-10-10 15,340
-
01:05
破坏军婚罪最新立案标准破坏军婚罪是指明明知道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与之同居,或者与之进行结婚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对行为人进行拘役,如果利用职权和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依照强奸罪的规定处罚。军婚是指与现役的军人形成婚姻关系的婚姻,受
1,584 2022.04.17 -
01:07
破坏交通工具罪最新立案标准破坏交通工具罪是中国刑法中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其中一种罪行,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破坏了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例如火车、汽车、电车等,破坏的行为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威胁到了不特定的多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就构成犯罪,应当立
1,091 2022.04.17 -
01:10
破坏电力设备罪最新立案标准破坏电力设备罪是指行为人故意破坏电力设备,危害了公共安全,但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对象是正在使用的电力设备。破坏电力设备罪所侵犯的法益是公共安全,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不包括过失,至于犯罪的动机,无论是泄愤报复还是嫁祸他人等,都不
1,24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