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逮捕的种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逮捕和不予逮捕的情形有: 1.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侦查机关查获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证据达不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程度,或者根本没有证据,或者虽有证据,但证据不能相互印证; 2.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 3.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但不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的,也应作出不批捕的决定; 4.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方法,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没有逮捕必要的。
不逮捕和不予逮捕的情形有: 1.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侦查机关查获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证据达不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程度,或者根本没有证据,或者虽有证据,但证据不能相互印证; 2.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 3.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但不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的,也应作出不批捕的决定; 4.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方法,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没有逮捕必要的。
-
不予逮捕申请书
不予批捕申请书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人的详细信息,地址,电话,申请事项,事实和理由,人民检察院的名称,申请人的名字等。不予批捕申请书一般是律师向人民检察院递交,律师结合假冒注册商标的案情,提出不予批捕的意见。
2020.09.25 796 -
不予批捕和不批准逮捕的区别
不予批捕与不批捕没有区别。 不逮捕是指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人犯,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要求逮捕人犯时,必须报请人民检察院批准。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应逮捕的,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
2020.09.17 541 -
哪些人不能逮捕,不予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不予逮捕的情形有: (一)犯罪嫌疑人是预备犯、中止犯、或者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 (二)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 (三)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
2020.02.10 1,146
-
不逮捕种类和适用条件
依法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以及办案规定,逮捕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
2022-07-18 15,340 -
不予批捕,取保候审不予批捕的不同的种类是什么
不批捕的条件有: 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 3、没有必要逮捕。 4、犯罪嫌疑人不罪嫌疑人以上徒刑。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有: 一、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021-12-12 15,340 -
不予逮捕分为哪几种情形
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或者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 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或者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确有悔罪表现的; 过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现,有
2022-08-15 15,340 -
不予逮捕和不批准逮捕的区别
不批准逮捕是指检察院认为行为人不构成犯罪不符合逮捕条件,不批准逮捕是指检察院认定犯罪事实,但证据不足,需要公安机关进行补充调查,犯罪事实轻微,认为不需要逮捕。下列情形不予逮捕:(1)情节明显轻微,危害
2021-12-12 15,340
-
01:22
批准逮捕后有几种结果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批准逮捕后的结果具体为: 1、讯问,对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各自决定逮捕的人,以及对于公安机关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2、释放,如果在询问后发现是不应当逮捕的行为人,那么司法
10,734 2022.04.17 -
00:59
不逮捕的案件是缓刑吗在刑事案件中,侦查阶段没有被逮捕的犯罪分子不一定适用缓刑, 因为逮捕是强制措施执行方式,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犯罪分子是否采取逮捕主要考虑的是,是否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而缓刑是对先行宣告定罪的犯
739 2022.04.15 -
00:52
不逮捕可以判缓刑吗犯罪分子在侦查阶段没有被逮捕不一定是满足适用缓刑的条件,逮捕和缓刑不一样。逮捕是一种强制措施,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指的是对犯罪分子先行宣告定罪,但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具体适用条件有三项,首先,判处拘役
1,21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