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前已经离职是怎样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好不要主动离职,医疗期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要给予赔偿的。你在医疗期内休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护理费可以计算至定残之日止。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工伤鉴定时间的规定是: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的,用人单位可在一个月之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则需在一年之内提出申请;超过时限的,劳动部门不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应及时向劳动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的申请。
工伤认定后的理赔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90%。二至四级伤残补助金依次减少2个月,津贴依次减少15%。 2、五级伤残补助金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依照上述比例减少。 3、七级伤残补助金为13个月本人工资。八至十级依次减少2个月。
-
已经离职了还能申请工伤认定吗
可以的,工伤认定的有效期是受伤后的一年内,用人单位不配合的话,劳动者应当收集证据,比如:目击者证言并签字按手印,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等等。如果需要甚至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劳动关系的,这个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也必须在一年内,超过一年就
2020.02.01 529 -
已经认定工伤怎么处理
如果已经被认定为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当事人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材料向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申请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2020.05.22 100 -
工伤已经认定怎么处理
工伤已经认定的,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材料向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申请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2020.08.10 110
-
工伤职工已经经认定的,能否对工伤进行鉴定,鉴定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已经工伤认定的,不受时间限制;未经工伤认定的,满一年没有法定延长时间不予计算的情形,不可以进行鉴定。法律并未对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规定具体的时间,只是规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存在伤残的,应当及时申请劳动能
2022-02-09 15,340 -
已经离职工伤伤残鉴定9级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9级伤残的,已经离职工伤伤残鉴定9级,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
2022-07-10 15,340 -
工伤已经认定怎么认定
认定不了工伤了。 先到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局会以超过1年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并给当事人一份《不予受理通知书》,再到劳动局按工伤赔偿标准申请仲裁,劳动局也不予受理,然后以人身损害评残标准进行伤残鉴
2022-03-20 15,340 -
职工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职工工伤认定标准为: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
2022-05-12 15,340
-
01:03
怎样进行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的流程,一般有以下的四个步骤,具体如下: 1、申报:单位申请或者职工或直系亲属申请; 2、受理: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超过一年期限未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3、调查:对职工或者直系亲属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行政部门会对单位发
4,363 2022.04.17 -
01:01
12333怎样查工伤认定
12333通常不提供结果查询。因为电话不确定是否为当事人,这涉及当事人隐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会把鉴定结论送达工伤职工和所在单位,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
8,510 2022.04.12 -
01:17
在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是怎样的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有以下四点: 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
21,799 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