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四要件是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所谓行政法规的实施,指法律、行政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渊源效力等级比较高的两个层次。法律,在本罪中仅指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是指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2条第 (三)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刑法、民法和诉讼法等;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7条第 (二)项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是指规定和调整由基本法律调整以外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如《商标法》、《专利法》等。行政法规,根据宪法第89条第 (一)项的规定,指国务院根据且为了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外汇管理暂行条例,、《金银管理条例》等。煽动暴力抗拒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已经颁布尚未施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例如某人对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不满,在看到报纸发布的法律条文后即煽动群众,该法一且施行即以暴力抗拒其实施,即属煽动暴力抗拒已经颁布但尚未施行的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形,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煽动,即煽惑、鼓动,是指以鼓动性言语或文字劝诱、引导促使他人去实施犯罪活动的行为。煽动的方式,包括用语言、文字、图形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者利用演说、张贴、散发、邮寄等形式,煽惑、鼓动群众以暴力方式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 本罪所指群众,一般应理解为三人以上的特定的或不特定的多数人,也就是说煽动的对象至少是二人,否则不构成本罪。实践中掌握被煽动的"群众",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机械地以人数多少衡量,应强调从被煽动人的范围和煽动行为指向对象上进行判断。如果行为人煽动一两个人去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被煽动的人构成本罪,而原先的煽动者不构成本罪。如果原先煽动的人煽动的目的在于诱起他人产生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犯罪意图,则应根据第29条以教唆犯论处。 暴力,是指用武力或者其他强制性手段;"抗拒",指抵抗拒绝,即故意不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违反公民的守法义务,并公然对抗并拒绝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施行。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目的,即行为人实施煽动行为,其目的在于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在主观上表现为具有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目的,实施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的行为; 3、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 4、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本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构成要件: (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 (二)客观上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三)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四)主观上只能是出于故意。
2020.02.04 85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构成要件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 2、客观上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上只能是出于故意。
2020.11.03 200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行为要件?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2020.02.25 127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四要件是哪些?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四要件是: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故意;客观上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情形。
2023-08-30 15,340 -
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要件是哪些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8-01 15,340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本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
2022-07-12 15,340 -
犯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哪些?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7-29 15,340
-
01:05
暴力抗法构成什么罪暴力抗法构成妨害公务罪。妨害公务罪,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一般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3,873 2022.04.17 -
01:37
安全法是哪年哪月实施的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律共经历三次修正,分别为: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第一次对其作出修正;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7,297 2022.04.17 -
01:10
家庭暴力的法律认定标准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了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还构成虐待。根据施暴者的不同行为特点,家庭暴力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形: 1、身体暴力,是指夫妻中一方以
95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