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另一方是否有约束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另一方有约束力。夫妻一方在行使日常家事代理权时,无论对方对该代理行为知晓与否、追认与否,夫妻双方均应对该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连带责任,但夫妻一方在实施有关民事法律行为时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比如,明确跟相对人说其实施该行为只代表其个人意愿。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相对人的权益,该条还明确规定了善意相对人制度,即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另一方有约束力。夫妻一方在行使日常家事代理权时,无论对方对该代理行为知晓与否、追认与否,夫妻双方均应对该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连带责任,但夫妻一方在实施有关民事法律行为时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比如,明确跟相对人说其实施该行为只代表其个人意愿。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相对人的权益,该条还明确规定了善意相对人制度,即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
夫妻之间的法律行为是否可以约束另一方
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另一方有约束力,只要该民事行为是因家庭日常生活而实施的,但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同时法律也规定,夫妻之间对一方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可以进行限制,但是该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2021.01.14 239 -
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另一方有效吗
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2021.01.22 394 -
夫妻一方无民事行为能力另一方能起诉离婚吗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然后代理无行为能力人起诉离婚。
2021.02.04 221
-
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与第三人有约定的对夫妻另一方是否有约束力
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与第三人有约定的对夫妻另一方没有约束力。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
2022-10-11 15,340 -
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另一方是否有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根据《
2022-10-13 15,340 -
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另一方是否有效?
1、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对另一方一般是有效的,但是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条夫妻一方因家
2022-11-10 15,340 -
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另一方是否是有效
1、夫妻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对另一方一般是有效的,但是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条夫妻一方因家
2022-06-26 15,340
-
00:56
夫妻一方有债务,另一方是否要承担夫妻一方有债务,另一方是否要承担,要看是什么情形下产生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那么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债务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债
1,450 2022.05.11 -
01:02
夫妻一方失踪另一方怎样离婚一方失踪时,另一方可诉讼离婚,对于不知道在何地的人提起的离婚诉讼,由提起诉讼一方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是一样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失踪的人时间没有达到两年,其配偶可以先申请宣告失踪,等到人民法院宣告失踪之后,
853 2021.04.25 -
01:03
夫妻一方买房需要另一方的征信吗夫妻一方买房需要另一方的征信。夫妻一方能自己单独买房。夫妻一方使用自己的个人财产,单独购买房屋的,属于其个人财产。即使是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屋,也不会转换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之间也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由一方单独买房,并且房屋归购房者个人所
7,48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