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存款归夫妻共有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若个人的存款一方是在婚前所存,则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该钱款应认定为是当事人的个人婚前财产。夫妻个人婚前财产不会因为夫妻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该笔钱款依法不予分割,仍归财产所有权人所有。不过如果夫妻约定婚前财产婚后共有,那么该财产就归夫妻共有,双方均可对享有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若个人的存款一方是在婚前所存,则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该钱款应认定为是当事人的个人婚前财产。夫妻个人婚前财产不会因为夫妻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该笔钱款依法不予分割,仍归财产所有权人所有。不过如果夫妻约定婚前财产婚后共有,那么该财产就归夫妻共有,双方均可对享有所有权。
如果是婚前个人存款,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是婚后一方的个人存款,则要看所存财产本身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的,则即使是以个人名义存款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如果是一方将婚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财产存起来的,则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
个人存款是否归夫妻共有
如果是婚前个人存款,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是婚后一方的个人存款,则要看所存财产本身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的,则即使是以个人名义存款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如果是一方将婚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财产存起来的,则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021.06.24 99 -
结婚前存款归个人还是夫妻共有
结婚前个人存款不归夫妻共有。法律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夫妻个人财产不会因为夫妻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所以结婚前个人存款应归夫妻个人所有,而不是归夫妻共同所有。
2021.04.24 137 -
结婚前个人存款是否归夫妻共有
结婚前个人存款不算夫妻共同财产,应当算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不过如果双方约定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则此时一方的婚后财产会在结婚后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2021.03.26 215
-
婚后个人存款归夫妻共同有有法律根据吗
结婚前个人存款不算夫妻共同财产,应当算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不过如果双方约定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则此时一方的婚后财产会在结婚后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2023-08-20 15,340 -
个人存款归夫妻共有吗
如果是婚前个人存款,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是婚后一方的个人存款,则要看所存财产本身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的,则即使是以个人名义存款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如果是一方将婚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
2022-11-28 15,340 -
个人存款归夫妻共有吗?
如果是婚前个人存款,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是婚后一方的个人存款,则要看所存财产本身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的,则即使是以个人名义存款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如果是一方将婚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
2022-10-14 15,340 -
个人的存款归夫妻共有吗
如果是婚后以个人名义存的款一般会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被存的财产本身就属于一方个人财产的,比如是一方将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存起来的,则认定存款为一方个人财产。 如果是婚前以个人名义存的款
2022-11-25 15,340
-
00:59
个人债务置换法律依据有哪些个人置换的债务必须是依法可以进行置换的,合法有效存在的债务,且债务人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才能依法进行债务置换,具体情况为: 1、债务置换是债券持有人作出决定卖出一个或多个目前所持有的债券,以交换其他被认为是相同或类似的市场价值的债券的一种
741 2022.08.02 -
01:25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要确定欠款利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应当了解我国的最新司法动态。具体而言,当事人可以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也就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决定》。而在此项司法解释中,民间借贷中最受关注的借款利率,
2,122 2022.04.17 -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367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