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是怎么规定时间的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是怎么规定时间的

2023-08-17 20:2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宁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8-17回复

专业分析: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与自然人的生命存续时间相一致。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时间为出生时,终止时间是死亡时。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与自然人的生命存续时间相一致。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律师普法更多>>
  •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时间的规定: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时间为出生时,终止时间是死亡时。一般来说,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2021.01.24 273
  •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是怎么规定的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是怎么规定的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根据这一规定,我国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与自然人的生命存续时间相一致。

    2021.02.27 164
  •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

    一般来说,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一般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022.12.02 163
专业问答更多>>
  •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时间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时间为出生时,终止时间是死亡时。所谓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或法人享有民事权利的

    2022-12-06 15,340
  •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时间为出生时,终止时间是死亡时。所谓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或法人享有民事权利的

    2022-10-12 15,340
  •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与终止时间是谁规定的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时间为出生时,终止时间是死亡时。所谓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或法人享有民事权利的

    2023-04-28 15,340
  •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是怎么规定的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根据这一规定,我国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与自然人的生命存续时间相一致。

    2023-01-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从什么时候开始 01:04
    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从什么时候开始

    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如果被继承人在死亡时有立遗嘱的,则按照遗嘱内容对其遗产进行分配;如果没有立下遗嘱的,则其遗产按照法定继承

    1,182 2022.04.17
  • 环境权是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01:04
    环境权是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环境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环境权是指公民有在健康、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如下: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 5、监督权; 6、社会经济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

    6,040 2022.05.11
  • 怎么界定民间高利贷 01:17
    怎么界定民间高利贷

    如果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就属于高利贷。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并且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其中,如果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如果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

    1,341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