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夫妻一方去世财产如何分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如果被继承人的配偶还健在的,首先分割出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作为健在配偶的个人财产。 2、剩余的一半财产作为去世方的遗产由配偶,父母,孩子共同继承。 3、当然被继承人生前有立遗嘱的,则应按照遗嘱的方式对财产进行分配。 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方死亡的,若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其财产中一半作为继承财产进行分配,若财产为一方个人财产,该财产作为继承财产进行分配。根据法律规定现任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其存在公证遗嘱,按照公证遗嘱继承,如果没有,将照法定继承进行继承。
再婚夫妻一方去世财产分配,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剩余部分作为遗产继承;若有遗嘱或遗赠协议的,按照规定分配;没有遗嘱或遗赠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分配。
-
再婚夫妻一方去世婚前财产如何分配
再婚夫妻一方死亡婚前财产的分配:当被继承人死亡时,其婚前财产就可以作为被继承人的个人遗产由健在的配偶、孩子、被继承人的父母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予以分配,但被继承人在生前立有遗赠扶养协议、遗嘱将财产指定给他人继承的除外。
2021.01.01 137 -
再婚夫妻一方去世遗产如何分配
再婚夫妻一方死亡的,财产的分配要看有无遗嘱,有遗嘱,按照遗嘱指定继承人来办理继承手续,无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处理,配偶、子女、父母,三方平均分配继承属于死者所有的个人财产,三方权益均等。 另外,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
2021.03.25 179 -
夫妻一方去世财产如何分配?
首先看是否留有有效遗嘱,遗嘱里如果有涉及到财产分配的,那就遵照遗嘱规定。如果没有遗嘱的话,那就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作为配偶,可以和去世一方的子女、父母共同分财产,份额相同。去世一方没有子女、父母的,配偶继承全部遗
2021.04.05 210
-
再婚夫妻一方去世遗产如何分配?
1、再婚夫妻一方去世遗产的分配: (1)如果其配偶还健在的,首先分割出财产的一半作为健在配偶的个人财产。 (2)剩余的一半财产作为去世方的遗产由配偶,父母,孩子共同继承。 2、根据法律规定,被继承人所
2022-11-03 15,340 -
再婚夫妻一方去世遗产如何分配
再婚后一方死亡遗产首先按照死者遗嘱分配。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死者的现任配偶、死者与前任和现任生的子女以及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2022-11-08 15,340 -
再婚夫妻一方去世如何分配遗产
1、再婚夫妻一方去世遗产的分配: (1)如果其配偶还健在的,首先分割出财产的一半作为健在配偶的个人财产。 (2)剩余的一半财产作为去世方的遗产由配偶,父母,孩子共同继承。 2、根据法律规定,被继承人所
2022-11-04 15,340 -
夫妻一方去世财产如何分配
有遗嘱按遗嘱分配,没有遗嘱就按法定继承的顺序。 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一半为死者遗产,此部分由配偶和子女,父母按人均分。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
2022-06-28 15,340
-
01:29
丈夫去世财产如何分配丈夫去世后,就意味着遗产继承程序的开始。但是,在正式继承遗产之前,首先要将丈夫与妻子的共同财产分割开来。先厘清丈夫的个人财产部分,然后才能正式开展遗产的继承手续。具体来说,根据继承法律的相关制度规定,如果丈夫在生前与他人订立了遗赠扶养协议的
2,298 2022.04.17 -
01:11
夫妻财产一方死亡如何分配有遗嘱按遗嘱分配,没有遗嘱就按法定继承的顺序。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一半为死者遗产,此部分由配偶和子女,父母按人均分。夫妻一方的铺位承租权、转租权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可带来财产性的收益,根据租赁关系的法律特征,应认定为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其他共同所有
973 2022.04.15 -
01:18
离婚夫妻财产如何分配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收益,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当参与分割。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如何分割,具体可以参考下面规则进行: 第一,由夫妻双方协商财产分割方案,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与财产权利; 第二,如果双方产生争议,无法协商一
2,44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