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诉讼离婚后男方不给抚养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可以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倘若一方没有经济能力,生活不能自保,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不承担抚养费。 2、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难,无力按原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一方又能负担子女的大部分抚养费,那么可请求减少给付。 3、如果一方拒不交纳人民法院有关抚养费的判决或者裁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执行。 如果一方不执行的是离婚协议中约定应给付的抚养费,另一方是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而必须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算抚养费,在没有明确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可以结合综合情况判定款项性质。 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
不按协议给抚养费,这个协议题主没有说清楚,这个协议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离婚协议书,说明双方是在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的,另一个可能是在法院起诉离婚,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签订离婚协议书,进行调解离婚的。
-
离婚后男方不给女方抚养费怎么办?
离婚后男方不给抚养费的处理方法: 1、双方协议离婚的,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2、双方诉讼离婚的,一方不执行法院判决应给付的抚养费,另一方可以直
2021.03.21 156 -
离婚后男方不给女方抚养费怎么办?
离婚男方给女方抚养费的办理是,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
2021.01.25 206 -
-
女方起诉离婚后男方不给女方抚养费
1、好商好量,达成一致支付孩子抚养费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如果一方不给抚养费,那么另一方肯定就得多支付抚养费,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条件保持不变。只要夫妻双方愿意,也就是说,只要夫妻一方对方不给、自己多给,
2022-07-06 15,340 -
女方诉讼离婚男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离婚后男方不支付抚养费用,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给付抚养费用。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
2023-10-31 15,340 -
女方起诉离婚男方不给抚养费
离婚后支付小孩抚养费是应该的,对于女方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和时期的经济补助!如果无法协议离婚,对财产、房产、孩子抚养权和抚养费等有争议,应该及时起诉,争取时间。诉讼离婚程序很多、手续复杂、涉及许多证据、原
2022-02-02 15,340 -
男方诉讼离婚女方都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对方增加抚养费。 7.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
2022-03-30 15,340
-
01:04
离婚后女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对于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给抚养费的情况,如果是判决离婚的,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可以依据判决书或者调解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其无经济收入或者无理由拒绝给付抚养费的,可以用其个人财物折抵抚养费用。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只能拿着离婚协议向人民
2,468 2022.05.11 -
01:09
离婚后男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处理离婚时,如果双方已经通过判决或者协议的方式确定了抚养费的金额,那么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在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接受抚养费的一方可以依据判决书或者调解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支付抚养费的一方无经济收入的话,可以用其个人财物折抵抚养费
1,110 2022.05.11 -
01:27
离婚后女方变更孩子姓名,男方可以不给抚养费吗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因为父母离婚而消灭,所以,父母即使离婚了,也仍然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男方不能因为更改姓名的问题就拒绝支付抚养费。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可以自行约定,抚养费由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全部承担,另一方不再给付,但是如果
1,58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