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更改合同履行日期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变更合同履行日期属于实质性变更。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八条 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变更合同履行日期算实质性变更。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等事项的变更,属于实质性变更。合同生效后,当事人需要变更合同履行日期的,应当协商一致进行。
合同履行期限是能变更的,主要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后进行变更。有效变更的条件分别有:行为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履行期限变更的符合法律规定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其它法定条件等。
-
变更合同履行日期算实质性变更吗
变更合同履行日期属于实质性变更。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
2021.02.15 208 -
合同履行期满能否变更
合同履行完毕能否变更要看情况。如果合同还有可变更的内容,经合同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可以变更。但变更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否则会被视为合同未变更。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
2021.01.21 224 -
变更合同履行日期算实质性变更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承诺的内容应该要与要约的内容是一致的。新要约是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改变的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格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的变化,是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化。合同的内
2020.11.11 696
-
合同履行日期可以变更吗?
变更合同履行日期属于实质性变更。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
2022-06-03 15,340 -
合同的履行期限可以更改吗
1、合同履行期限是能变更的,主要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后进行变更。有效变更的条件分别有:行为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履行期限变更的符合法律规定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其它法定条件
2022-10-13 15,340 -
变更合同履行日期是否算实质性变更
算。《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八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
2022-10-15 15,340 -
合同履行期限可以否变更
合同履行期限能变更,但是需要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的,才可以变更。合同履行期限变更的条件:具有合同履行变更的客观事实;合同履行变更发生在合同成立生效以后,履行终止以前;合同履行变更非当事人所能预见
2022-05-15 15,340
-
01:21
不履行合同是否算合同诈骗大家好,我是法师兄的特邀律师田雯。不履行合同是否属于合同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不履行合同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拒绝履行,即合同一方当事人对对方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二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客观上已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法律禁止该合同义
1,638 2022.04.17 -
01:07
电子合同可以随意更改吗就算是电子合同,也不能随意更改。但是,如果更改合同的意思,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也可以自由地变更电子合同的内容。首先,电子合同是合同的表现形式的一种,与合同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电子合同也应当适用我国民法典有
4,092 2022.04.15 -
01:23
合同履行完毕是否能解除合同履行完毕后,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全部完成,不用再进行解除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履行; 2、债务相互抵销; 3、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4、债权人免除债务; 5、债权债务同归于一
710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