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空白地方都有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劳动合同空白地方这个问题可以参照上述的解答。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空白的,合同无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空白劳动合同,事后自行填补内容的且不让劳动者确认,不交给劳动者一份。这种情形严重的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签了空白劳动合同的影响有:该空白劳动合同书可以提请仲裁机构判定无效。劳动合同必须包含薪资、工作时间以及解除劳动关系的日期等内容,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属于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合同,劳动者可以匿名向劳动部门投诉。
-
空白劳动合同书有效么
空白劳动合同书是无效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2020.08.13 89 -
空白劳动合同有效吗?
空白劳动合同书是无效的。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020.07.29 165 -
空白劳动合同有效吗
空白的劳动合同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缺少劳动合同必备的内容。空白合同指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后,但是合同内容中的权利义务等条款留有空白,手持合同的一方可以任意填写空白内容的合同。
2020.08.30 382
-
什么是空白劳动合同,合同空白的后果是什么
空白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确认无效,劳动者已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金额参照本单位同一或者类似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2021-12-21 15,340 -
什么是空白劳动合同?
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是无效的。空白劳动合同依法属于无效合同,因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实际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工人能保留证据证明空白劳动合同的存在,就可以要求使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
2021-10-24 15,340 -
劳动合同上空白都要写满吗
劳动合同上的空白内容一般都要写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合同期限;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其他重
2022-05-15 15,340 -
企业有空白劳动合同。
公司签订的空白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工作时间和休息、工作内容和地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保护、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事项。
2021-12-21 15,340
-
01:00
被骗签了空白合同怎么办
被骗签了空白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将该合同予以撤销。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通过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司法机构撤销受欺诈订立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需要满足条
1,689 2022.04.17 -
01:36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什么区别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什么区别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两种合同所对应的主体资格不相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主要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而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可以都是法人、公民,也可以是公民和法人。 2、两种合同主体
32,365 2022.04.17 -
00:54
劳动仲裁在什么地方
劳动仲裁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是指,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
2,63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