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违约金标准是什么意思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违约金的条款,法律也没有规定违约金的比例或金额,但只要违约造成对方损失,违约方就应向对方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应根据对方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约定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增加;约定违约金过高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减少。
《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合同法》将于2020年12月31号失效)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合同上的违约金的意思是指按照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一方违约后需要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
合同违约金是什么意思?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不得超过造成损失的30%。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
2021.10.12 368 -
合同违约赔偿标准是什么意思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就因为违约而造成的损失赔偿额来制定计算方法,此违约金带有一定的惩罚性质。合同上所规定的的违约金一般都有一个上限,它的上限是不能超过实际造成的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2021.01.21 164
-
售房合同中的违约金标准与违约金是什么意思
售房人与受让人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中应约定违约责任,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由于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应当依法赔偿。 违约金的数额,双方应当在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
2022-04-25 15,340 -
《合同法》上的合同违约金是什么意思?
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金额;但当事人约定的金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以及约定过高或过低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调整。
2021-11-04 15,340 -
合同违约金是什么意思?
押金,就是保证金,是担保性质的,是签订合同时或之前预先支付的。违约金,是因为违反了以前的承诺、义务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是,一方违约后,交付的押金可以部分转化为违约金,如果不足以弥补损害的
2022-05-31 15,340 -
合同违约金是什么意思
合同违约金的标准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超过本标准的,违约金约定过高的,当事人可以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减少上述标准。
2021-12-26 15,340
-
00:57
合同标的是什么意思
合同标的,指的是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在我国,合同标的主要包括了物、行为与智力成果。比如说,在买卖合同中,合同标的就是出卖人所有或者有权处分的,买受人希望取得的那个物品;在劳动合同中,合同标的就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行为;在专利授
9,935 2022.04.15 -
00:50
违约金过高的标准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可认定为违约金过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
513 2022.05.13 -
01:09
逾期违约金标准是什么
逾期违约金标准是什么 逾期违约金的赔偿标准为: 1、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可以按合同约定的逾期赔偿规定,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2、若合同中没有约定法定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准。合同违约
1,76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