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之后可以在买房提取公积金贷款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借款人办理的是购房按揭贷款的话,是可以提取公积金用来还房贷的。如果是购车按揭贷款,那么就不能提取公积金了。一般情况下,用户满足公积金提取条件,就可以提取公积金余额。公积金提取条件是各地公积金中心制定的,可能不同地区的提取条件不一样,以当地公积金中心的规定为准。
首选装修不能提公积金,如果购房贷款的可以提取,已经获得公积金贷款后,一般可在贷款满12个月,凭借房管部门备案登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购房款发票或收据等向公积金中心申请提取月供(12个月所还公积金贷款月供,但不超过公积金总余额)。住房公积金提取方式: 1、在首付过后,凭购房合同和《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预收购房款或购房款)即可提取; 2、在付清房款过后,凭购房合同和全额购房款的《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或契税完税证)即可提取; 3、在领取房产证过后,凭房产证和全额购房款的《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或契税完税证)即可提取。一次购房行为可以购房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以上购房过程中的三种情况可任选一种。提取公积金所需资料:提取时,除提供以上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份之外,还需提供本热的二代身份证原件、住房公积金卡原件,购房人以外家庭成员提取的,还应提供户口簿、结婚证等与购房人的关系证明。《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或契税完税证的开具时间要求在一年之内;如果您是提取夫妻二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公积金的金额为此票据开具日期当月的公积金帐户余额。
-
按揭买房每年都可以提取公积金
只要是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均可提取公积金,具体提款流程是:首次提取住房公积金应该在偿还贷款两个月后申请,提取额不能超过十二个月的还本付息额,以后提取应间隔十二个月以上(即每年提取一次)。累计提取不超过应还贷款本息额。住房公积金提
2020.01.26 238 -
公积金贷款买房后装修可以提取吗?
公积金贷款买房后装修可以提取,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公积金可以提取。国家规定,凡是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均可按公积金贷款的相关规定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后装修可以提取。
2020.11.24 392 -
公积金贷款买房后可以再次提取吗
公积金贷款买房后可以再次提取。提取公积金的流程有以下三点: 1、本人携带单位退休证明,个人身份证、户口本到单位办理住房公积金所在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 2、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会叫去缴纳公积金的银行创口办理公积金储蓄卡
2022.07.02 707
-
公积金贷款买房之后还可以提取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
2022-05-28 15,340 -
公积金贷款买房后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公积金贷款后余额是可以提取的,不过要符合相应的条件。一般公积金贷款后,可在12个月后凭借房管部门备案登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购房款发票或收据等向公积金中心申请提取月供(不能超过公积金余额)。 住房公
2022-06-17 15,340 -
公积金贷款买房后可以提取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
2022-06-14 15,340 -
公积金贷款买房后还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办理成功住房公积金贷款后是可以提取公积金的。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流程如下:职工凭提取证明文件,向所在单位提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的申请,所在单位核实后,出具《提取申请书》一式二份。集中封存户职工到分中心或管理
2022-05-27 15,340
-
00:56
公积金提取后是否还能用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提取后,还能用公积金贷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单位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3年期以上或连续3年签订1年期劳动合同; 2、正常连续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定期限以上; 3、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4、借款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本息的能力;
12,237 2022.10.03 -
01:13
按揭房没有房产证可以贷款吗
按揭房没有房产证不可以贷款。具体分析如下: 1、按揭房没有房产证不可以贷款的原因在于,在办理按揭贷款的时候,需要用房产证作抵押,没有房产证就意味着购房人只有房子的居住权,没有处分权; 2、设置抵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说
3,440 2022.10.06 -
01:01
名下有房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名下有房是否可以把公积金取出来,要看是否满足提取公积金的条件。住房公积金的领取要满足这些条件: 1、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时; 3、非本市籍职工调离本市时; 4、职工偿还房贷时
8,32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