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已签离职员工怎么办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1)、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2)、由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向离职员工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办公用品,确认上交无误后由助理签字确认. (3)、由财务部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项,出差报销),如有拖欠当场清还,无拖欠则由财务部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4)、离职员工在得到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员工出具"关于与XX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5)、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手续;凭备案审核意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同时封存离职员工的公积金。如离职员工需要转移公积金则由人事行政部根据其所提供的新账户进行转移,如需取出则由员工自行办理。 (6)、人事行政部在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 (7)、人事行政部将离职员工的档案重新归档,同时结清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离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员工违法离职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员工离职是因为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是劳动者原因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劳动者补偿;如果用人单位原因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的补偿。劳动者辞职的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应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不履行提前告知义务的,应当支付给单位造成的损失。
-
员工没有签劳动合同离职怎么办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方法如下: 1、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 3、用人单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可以立即辞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
2020.03.27 434 -
怎么和离职员工办理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离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其他。
2020.06.18 90
-
没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已经离职
1、你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以及补办社会保险,同时由于未签劳动合同超过1年,你还可以同时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如果你不想在公司继续工作,可以以未办理社会保险为由解除事实劳动关系,除了双倍
2022-01-07 15,340 -
员工已经签了劳动合同但是要离职怎么办?
1、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员工离职,员工需要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告诉单位,转正后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单位辞职。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2、员工私自离职,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可根据公司制度对员工进行处罚,
2022-05-07 15,340 -
已离职员工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员工离职用交社保
1、公司没有与你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需要承担支付第八十二条规定的二倍的工资的法律责任,时间从进入公司工作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2、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性保险险种
2022-03-19 15,340 -
员工自动离职,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你能举证自己劳动合同没签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双倍工资赔偿,按下面去搜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如果是通过银行卡,可以作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
2022-08-12 15,340
-
01:03
员工不签署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不签合同的,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之内,需要通知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经过通知之后,劳动者仍然不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该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其之间的劳动关系,且不需要支付因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但是仍然需
757 2022.05.18 -
00:59
公司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如果公司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到一年内还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应当每个月支付员工两倍的工资。满一年还不签订,视为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单位主张两倍工资。具体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
3,612 2022.05.11 -
00:55
员工劳动合同怎么写
员工的劳动合同,应当写上以下必备内容:1、员工的姓名、住址等个人基本信息;2、用人单位的名称、住址等基本信息;3、员工工作的内容、地点、时间以及休息休假问题;4、劳动期限以及劳动报酬;5、社会保险的交纳等内容;6、员工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以及
2,95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