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抢劫犯罪中加重情节如何去认定,怎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有: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有以上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共同抢劫犯罪中加重情节的认定: 1、为抗拒抓捕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拒捕; 2、在共同抢劫中致人死亡的; 3、共同抢劫救济物资的; 4、共同抢劫中持枪抢劫的。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有: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有以上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共同抢劫罪中加重情节的认定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有: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有以上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2020.07.30 154 -
共同抢劫犯罪中加重情节是怎么认定的
共同抢劫犯罪中加重情节的认定: 1、为抗拒抓捕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拒捕; 2、共同抢劫救济物资的; 3、在共同抢劫中致人重伤后、死亡的; 4、共同抢劫中持枪抢劫的。
2022.12.02 151 -
抢劫罪加重情节如何认定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2020.07.31 310
-
共同抢劫犯罪中加重情节如何去认定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有: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
2023-07-29 15,340 -
共同抢劫犯罪中加重情节是怎么认定的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有: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
2023-01-23 15,340 -
共同抢劫罪加重情节怎么认定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有: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
2023-08-21 15,340 -
抢劫罪对加重情节罪犯如何认定?
将在法定刑中加重处罚,具体如何处罚取决于情节。法律规定,犯罪分子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抢劫罪的基本法定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款。结果
2021-11-11 15,340
-
01:26
抢劫罪加重情节有哪几种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从而构成的犯罪。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加重情节有以下八种: 1、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住所的;指用
652 2022.10.08 -
01:22
怎么认定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抢劫罪的标准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
8,330 2022.07.08 -
00:58
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抢劫罪结果加重犯的八种加重处罚情形,具体如下: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
2,8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