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受伤员工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申请工伤鉴定员工获得的工伤鉴定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劳动争议的证据材料。因此,员工应妥善保管鉴定书原件。那么,工伤鉴定书的原件丢失了,复印件有效吗?一般工伤鉴定等级报告下来后,一般一式三份,单位、劳动者、社保部门各有一份。如果工伤鉴定书原件丢失,可以要求社保部门给你复印一份,盖上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公章即可使用,与原件无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劳动能力鉴定档案保存50年,可以到作出鉴定结论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复印,加盖印章可以作为证明。所以,如果工伤鉴定书原件丢失,不用担心,可以去劳动保障部门复印,只有加盖印章的复印件才能使用。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四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一)选聘医疗卫生专家,组建医疗卫生专家库,对专家进行培训和管理;(二)组织劳动能力鉴定;(三)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四)建立完整的鉴定数据库,保管鉴定工作档案50年;(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有法律效力, 需要的材料: 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工伤认定书; 4、医疗诊断证明。
工伤鉴定书复印件加盖印章后是有效的。在发生工伤鉴定书原件遗失的情形下,可以要求社保部门给复印一份,盖上此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异的公章即可使用,与原件无异。
-
工伤鉴定书复印件要有法律效力吗
受伤职工在治疗期间就可以申请工伤鉴定职工拿到的工伤鉴定书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可以在劳动纠纷中当做证据材料使用。因此,职工要妥善保管鉴定书的原件。那么,工伤伤残鉴定书原件丢了,复印件有效吗?一般工伤鉴定等级的报告下来以后,一般是一式三份,单位、
2020.09.18 142 -
伤残鉴定书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伤残鉴定书可以确定损害赔偿的项目以及金额。伤、残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根据医院提供的相关入院记录或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
2020.04.19 196 -
工伤赔偿协议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职工在工伤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根据双方意愿可以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经调解员签字盖调解组织章后才具有法律效应,私下签订的赔偿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应。
2020.12.14 691
-
工伤司法鉴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工伤司法鉴定不具有法律效力,应当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伤残的,享有9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解除或终止合同有一次性工伤
2022-03-03 15,340 -
工伤司法鉴定是否有法律效力,工伤司法鉴定的法律效力是怎么规定的
工伤司法鉴定不具有法律效力,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鉴定机构由国家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初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再次鉴定有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
2022-03-03 15,340 -
司法鉴定对工伤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司法鉴定对工伤不具有法律效力。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由国家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初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不服初次鉴定结论申请再次鉴定由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司法鉴定机构鉴定结
2022-03-11 15,340 -
工伤鉴定机构法定,司法鉴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工伤鉴定程序有哪些
工伤鉴定机构法定,司法鉴定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人社部、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初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再次鉴定
2022-02-13 15,340
-
01:02
离婚时保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离婚承诺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承诺书,承诺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风俗的,具有法律效力。在离婚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并根据承诺书的内容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对夫妻的缔约行为还应作出限制,防止侵害到第三人的利益。比如,夫妻忠诚协议中若
701 2022.07.12 -
00:53
婚内协议书是否存在有法律效力
婚内协议书必须符合合同的生效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 1、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合法的、受法律保护的; 2、双方签订协议时,必须是平等的、自愿的; 3、协议必须是书面的,因为是婚内协议,因此也必须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 4、双方签订的婚内协议不得
22,773 2022.07.13 -
00:56
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告知函不具有法律效力。告知函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起到通知的作用,仅为通知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停止侵害行为等,如果不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或者停止侵害行为等侵权行为,将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因此,告知函只是起到一定的告知和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
14,240 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