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的不当得利行为的手段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实施恶意的不当得利行为的手段包括有:无权处分他人之物;无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擅自出租或转租他人之物;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或人格权等。《民法典》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恶意的不当得利行为表现如下: (一)给付不当得利: 1.自始欠缺给付目的。 2.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 3.给付目的不达。 (一)非给付不当得利: 1.基于受益人的行为。 2.基于受损者行为。 3.基于第三人行为。 4.基于法律规定。
实施恶意的不当得利行为的手段包括有:无权处分他人之物;无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擅自出租或转租他人之物;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或人格权等。《民法典》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
恶意不当得利受益人的行为有哪些
恶意不当得利受益人的义务主要有返还当初享有的一切利益、基于该利益所产生的利益以及当初所受利益的利息。恶意受益人返还受损者利益后,仍不足以弥补受损者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
2021.02.03 125 -
不当得利法律规定有哪些
不当得利法律规定有,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损失的人。正是因为不当得利没有法律依据,所以虽然是既成事实,但不能受法律保护,但不当利益应该返还给受损人。 根据法律规定,不当得利可以造成不当得利债
2022.04.16 338 -
恶意的不当得利行为表现有什么
恶意的不当得利行为表现如下: (一)给付不当得利: 1.自始欠缺给付目的。 2.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 3.给付目的不达。 (一)非给付不当得利: 1.基于受益人的行为。 2.基于受损者行为。 3.基于第三人行为。 4.基于法律规定。
2021.02.11 262
-
恶意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
关键在最后一句,请看最后一句。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销而经撤销的行为所为的给付,受领人知其撤销原因的,也视为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于受领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
2022-03-02 15,340 -
恶意不当得利行为如何认定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
2023-07-08 15,340 -
法律法规的不当得利包括哪些行为
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有:没有合法的依据的情况下,一方取得不当利益致使他方受损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受损人可以请求得利人依法赔偿损失。
2023-08-20 15,340 -
如何理解恶意不当得利的行为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
2023-07-02 15,340
-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50 2022.04.15 -
01:00
不能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能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 1、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虽然受领人无合法根据而受领,但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如对救助自己生命或拾金不昧的人支付报酬等; 2
874 2022.04.25 -
00:59
恶意举报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恶意举报要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行为人恶意举报他人的,若其主观目的是想让被害人承担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我国诬告陷害罪。我国人民法院对于犯该罪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7,600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