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接受馈赠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职人员接受回扣行为被视为受贿行为,涉及受贿罪。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收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所构成的犯罪。 在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往来中,若违反规定收取各种名义的回扣或手续费,且这些款項归个人所有,则可被视为受贿行为。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收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即构成受贿罪。 同样地,在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往来中,若违反规定收取各种名义的回扣或手续费,且这些款項归个人所有,也可被视为受贿行为。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这种情况不构成诈骗罪,在诈骗案件中,受害人因为上当受骗,交出财物时是自愿的。受到对方胁迫将个人财产馈赠给对方的,对方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赠与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赠予行为,行使撤销权的时间是胁迫行为终止以后的一年内。
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如果没有撤销赠与等情形的,构成违约行为。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符合上述违约的情形。
-
接受遗赠是法律行为吗
接受遗赠是法律行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
2021.03.27 131 -
遗赠是只能由受遗赠人接受的行为
遗赠是以特定的受遗赠人为受益人的,受遗赠人的受遗赠权只能由受遗赠人自己享有,而不得转让,若受遗赠人于遗赠生效时己死亡,或者受遗赠人未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就死亡的,则不能发生遗赠的效力,受遗赠人虽须为接受遗赠时的生存之人,但于遗赠人死亡时己
2024.05.23 34 -
诈骗或者接受间接的行为是否违法
间接诈骗违法,间接诈骗也是诈骗,诈骗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2020.08.15 23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请客送礼、接受馈赠行为的区别
在现实的人们交往活动中,公司、企业人员与亲友间出于联络感情、表达情谊,进行请客送礼,接受馈赠的行为,一般都以公开的方式进行,而且礼物的数额价值一般不大,行为人没有明显的、直接的谋利目的,这与以权谋私的
2023-06-13 15,340 -
未成年人可以接受馈赠吗?馈赠的财物是未成年人个人的财产吗?
接受别人的馈赠是纯获利益的行为,不会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任何损害。不论是多大年龄的未成年人,都可以自己接受别人的赠与,而不需经过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只要赠送的财物交给了未成年人,赠与就已经具
2023-06-11 15,340 -
受胁迫馈赠构成诈骗罪吗
这种情况不构成诈骗罪,在诈骗案件中,受害人因为上当受骗,交出财物时是自愿的。受到对方胁迫将个人财产馈赠给对方的,对方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赠与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赠予行为,行使撤销权的时间是
2023-02-09 15,340 -
如何区分受贿和接受馈赠
从客观的行为方式和主观的心理因素看,受贿与接受馈赠完全不同。区分受贿和接受馈赠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送与人是否有请托事项,可以是请求接受认为其做某事,也可以是要求接受人将来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为
2022-01-26 15,340
-
00:55
未成年接受赠与有效吗赠与合同的成立并不以受赠人是否成年为要件。因此只要赠与人的赠与行为合法,那么对未成年小孩的赠与是有效的。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
3,783 2022.04.17 -
01:10
公职人员违法怎么处理公职人员违法,需要根据违规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情节轻微,不涉嫌犯罪或者行政处罚的,只给予政务处分,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需要按照规定降低级别。情节严重,有违法暴
7,024 2022.05.11 -
01:18
业务人员是否构成共同犯罪首先看是否为单位犯罪,如果是单位犯,不构成共同犯罪,实行双罚制,即惩罚单位,又惩罚主管人员和直接参与犯罪的主要人员。其次,以保险诈骗罪为例,如果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位上的方便,帮助保险人骗取保险款,成立保险诈骗罪。对于保险事故的鉴定
1,0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