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妨害公务、出借、转让、使用他人身份证件、非法扣押、使用的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三)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第十八条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从事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制作、发放、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二)非法变更公民身份号码,或者在居民身份证上登载本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项目以外的信息或者故意登载虚假信息的; (三)无正当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内发放居民身份证的; (四)违反规定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 (五)泄露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使用他人身份证属于什么行为
使用他人身份证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上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
2020.07.26 854 -
身份证的使用
公民遇到法定情形有义务出示居民身份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警务人员经出示执法证件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而在法定的强制措施以外,居民身份证无权被任何组织或个人进行扣押。
2020.05.20 750 -
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违法吗?
身份证是非常重要的身份证明,不可以轻易外借。居民身份证是公民的法定身份证件,其主要功能是公民从事有关活动时证明本人身份。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时,各相关证件使用部门负有核对人、证一致性的义务,确认无误后方可为持证人办理相关业务。出租、
2020.06.26 450
-
出租、出借、转让、使用他人身份证、以及非法扣押他人身份证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之规定处罚。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
2022-02-25 15,340 -
出租、出借、转让、使用他人身份证,以及非法扣押他人身份证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之规定处罚。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
2022-04-09 15,340 -
出租、出租、转让、使用他人身份证以及非法扣押他人身份证的行为
《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
2022-04-02 15,340 -
出租、出租、转让、使用他人身份证或者非法扣押他人身份证的行为
《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
2022-04-14 15,340
-
01:47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指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土地的所有权都是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的,公民个人或者组织只能取得土地的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人将其享有的土地使用权通过一定的方式让与他人,转让后原权利人不再享有土地
2,088 2022.04.15 -
00:59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土地使用权能否转让要视情况而定,若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可以依法转让;若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不可以转让该使用权。若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则该土地是使用权转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
4,109 2022.04.15 -
01:08
身份证被拉进黑名单在银行可以使用吗身份证被拉进黑名单在银行可以使用。只是在拉黑的银行不能办理信贷业务了。身份证被拉黑,意味着成为了法院公布的失信人员。一般来说,只要遵照法院裁决结果,执行了与自己相关责任和义务,法院会在三天内给予解除。如果是属于抗拒执行的情形,那么将会被纳入
3,832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