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责任。 2、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 3、医疗产品损害责任。 4、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5、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 6、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连带责任是指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协商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承担全部责任或承担部分责任,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权债务关系发生变化的一种民事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各债务人基于不同原因而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灭,此时数个债务人之间所负的责任即为不真正连带责任。
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有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等。
-
非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
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有: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等。
2021.02.21 144 -
不真正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都是多个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而且都是指在对同一权利人负责的多个责任主体中,部分责任主体承担有条件的给付责任,因一行为人的给付而使主体责任归于消灭。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多数责任人基于不同发生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一内
2021.04.16 534 -
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是什么承担方式
连带责任和不真正连带责任都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2021.02.28 157
-
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为
1、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责任。 2、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 3、医疗产品损害责任。 4、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5、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
2022-11-07 15,340 -
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
1、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责任。 2、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 3、医疗产品损害责任。 4、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5、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
2022-07-12 15,340 -
不真正连带责任承担说明了什么
1、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数人违反对同一个民事主体负有的法定义务因而构成数个侵权行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是责任形态中的共同责任,因此必须是两个以上民事主体作为责任人。其责任产生的基础,是该数人对同一个民事主体的
2022-08-18 15,340 -
连带责任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区别
1、连带责任为数个独立的给付责任,是复数之债。补充责任虽也是复数之债,但有主责任人和补充责任人的划分,其中的补充责任是依附于主责任才成立的,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责任。2、连带责任有的有内部责任份额的划分
2022-08-17 15,340
-
02:14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88条。该条文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
13,080 2022.04.15 -
01:12
能否向借款人配偶主张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的话,当然能够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承担共同责任。如果不是夫妻共同债务,只是债务人一方的个人债务,当然不能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承担连带责任。这就需要确认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规定,夫
1,387 2022.04.17 -
01:09
隐瞒事实真相应承担什么责任隐瞒事实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需要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如果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从而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达到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那么会构成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51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