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款已入账还算职务侵占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进行贷款的时候财务已经入账了算不算是职务侵占,要看贷款的行为是否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案件,如果构成的就是职务侵占的行为。 构成本罪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行为人必须具有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犯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本罪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行为人必须具有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犯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进行贷款的时候财务已经入账了算不算是职务侵占,要看贷款的行为是否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案件,如果构成的就是职务侵占的行为。 构成本罪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行为人必须具有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犯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
离职员工未归还货款算职务侵占吗
(一)离职员工未归还货款,如果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算职务侵占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
2020.10.04 234 -
业务坏账烂账算职务侵占吗
不能算职务侵占。如果只是财务部门的坏账和烂账,这个完全就不能构成职务侵占行为,因为这个业务方面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他并不是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020.10.17 127 -
业务坏账算职务侵占吗
业务坏账烂账不算职务侵占,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12.05 153
-
离职员工未归还货款算职务侵占吗
离职员工未归还货款一般算职务侵占。 即使是已经离职的员工,只要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在职时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为归还财物数额较大的,即构成职务侵占罪,应承担本罪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2-05-22 15,340 -
收受货款但不入账这种行为是职务侵占罪吗
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值得注意的是,行为
2022-07-23 15,340 -
业务坏账烂账算职务侵占吗
不能算职务侵占。如果只是财务部门的坏账和烂账,这个完全就不能构成职务侵占行为,因为这个业务方面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他并不是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023-02-20 15,340 -
职务侵占又偿还了还算侵占吗?
职务侵占退还赃物的,是还算犯罪的。因为犯罪行为既遂后,行为人如何处置赃物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如果侵占人在案发前返还财产的,属于自首的情节,如果侵占行为不太严重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2022-11-04 15,340
-
00:58
职务侵占算刑事案件吗
职务侵占算刑事案件。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六万元以上构成数额较大。关于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为: 1、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
2,346 2022.12.11 -
01:19
职务侵占能缓刑吗
职务侵占罪有可能被判处缓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想要被判处缓刑,其首要条件是该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其次该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第一量刑幅度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916 2022.04.17 -
01:14
职务侵占罪能取保吗
涉嫌职务侵占罪,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情形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四种情形:1、可能判处刑罚较轻的,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
1,55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