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期间怎么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政诉讼法的期间的计算方式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期间规定,具体是: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十八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视为在期限内发送。 行政诉讼的立案期限,因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通知原告限期补正的,从补正后递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 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行政诉讼的审理期限,是指从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 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调解期间、中止诉讼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诉讼法的期间的计算方式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期间规定,具体是: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
行政诉讼中期间怎么计算
行政诉讼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视为在期限内发送。行政诉
2020.11.09 466 -
行政诉讼上诉期限怎么计算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2020.03.19 241 -
行政诉讼期间的起算怎么算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
2020.12.18 139
-
行政诉讼的期间怎么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
2021-10-29 15,340 -
行政诉讼期间怎样计算
行政诉讼法的期间的计算方式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期间规定,具体是: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
2022-05-13 15,340 -
行政诉讼中的期间怎么计算
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有三种:①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或者自由选择诉讼,自知道作出具体行政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②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必须提起行政复议(复议前置)或当事人选
2021-11-18 15,340 -
行政诉讼法的期间如何计算
行政诉讼的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期间以时、日计算的,其开始的时、日不计算在期间内,而应从开始时、日的次时、次日起算,经过期间的实际时数和日数,即为期间届满;期间以月、年计算的,其
2022-02-15 15,340
-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508 2022.05.11 -
01:54
欠款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欠款的诉讼时效具体怎么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一,如果欠条上注明了还款日期,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届满之日的次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为三年; 第二,如果欠条上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债权人有权利随时向债务人提出要求,请求其还款,但应该给对方适
2,089 2022.04.17 -
00:57
行政诉讼流程怎么走
行政诉讼流程为: 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被告在规定日期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在受案范围内的案件予以立案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
3,96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