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临时工工伤认定程序怎么走临时工厂临时工对工人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如不认定为工伤),还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书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在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被认定为工伤后,应拿着工伤认定书到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拿到工伤认定书和伤残等级鉴定书之后,就可以到用人单位或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如果所在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就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在我国临时工的工伤保险
临时工工伤保险办理流程: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表,填写表内各栏加盖公章;提供本单位有效工商营业执照;将本单位参保人员按各栏要求填写准确;根据单位填报,由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产生单位编号、个人编号、应收应付帐。
2020.02.27 144 -
临时工工伤赔偿规定有哪些
临时工工伤赔偿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
2020.10.01 139 -
临时工工伤认定标准?
临时工工伤认定标准是: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
2020.07.08 158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临时工工伤认定程序怎么走临时工工伤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2022-02-17 15,340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临时工工伤认定程序怎样走临时工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2022-03-29 15,340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临时工工伤认定程序怎么走临时工工伤认定程序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2022-03-29 15,340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临时工工伤认定程序怎么走,在工伤认定程序中临时工
1、如果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如果对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2022-03-22 15,340
-
00:56
临时工工伤怎么处理
临时工工伤处理流程,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把临时工送往医疗机构治疗; 2、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等资料,向工伤保险
2,705 2022.05.11 -
01:04
临时工工资拖欠怎么办
首先,逾期不支付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
3,977 2022.04.15 -
00:52
怎么补办临时工工龄手续
补办临时工工龄手续,具体如下:补临时工龄应当需要原来的用工单位出具的用工证明,或者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劳动者在原来的用人单位作为临时工的证据即可。具体所需的材料,还应当咨询当地的劳动部门等有关的行政机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
10,54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