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案件损失应该如何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通过侵权人获利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侵权人以侵权为业的,则按照销售利润计算。销售利润大于营业利润,这样的规定给被侵权人提供了计算的便利。 2、通过被侵权人受到损失计算,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3、根据专利许可费的数倍计算,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数额、该专利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专利侵权案件的损失确定,应参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损失或侵权收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
专利侵权的界定:综合覆盖原则是具备专利权描述的特征;等同原则是表面上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技术特征;禁止反悔原则是指放弃的内容不能再纳入专利保护范围。
-
专利侵权应当如何认定
构成专利侵权有2个要件: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形式要件一般是指,符合专利法的组成要件: 1、实施行为涉及的是有效的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没有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或授权; 3、必须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4、实施了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
2020.03.30 96 -
软件专利侵权如何认定
我国司法界在认定计算机软件是否侵权所采用的标准是按照创意表达分离原则来进行计算机软件的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是自本世纪 五、六十年代随着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对于计算机软件进行保护的法律保护形式很多,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
2021.04.25 158 -
专利侵权损失赔偿如何确定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
2020.01.17 214
-
专利侵权案件应该如何确定损失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
2022-11-12 15,340 -
专利侵权案件如何确定损失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
2022-06-03 15,340 -
专利侵权损失如何认定
1、通过侵权人获利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
2022-06-23 15,340 -
专利侵权应该如何认定
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形式要件指符合《专利法》第11条的组成要件: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
2021-08-25 15,340
-
01:16
如何确定专利侵权案件的管辖
对专利侵权案件的管辖进行确定,可按照以下规定: 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同意,为了生产经营,而对产品进行制造、使用、销售发明等的行为,由该产品制造地的法院进行管辖,不清楚制造地的,由该产品的使用地或销售地的法院受理。 为了生产经营目的而使用专利方
516 2022.04.17 -
01:06
如何解决专利侵权
解决专利侵权如下: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提出协商意向时一般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侵权警告函,但是警告函有威慑作用,没有法律约束力; 2、行政查处,专利权人在掌握初步证
543 2023.01.04 -
00:59
如何构成专利侵权
要构成专利侵权一般有以下要点: 1、侵犯的对象应当是在我国享有专利权的有效专利; 2、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有以盈利为目的实施专利的行为; 3、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4、行为人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
1,122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