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赔偿责任要承担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赔偿责任的承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监护人没有监护到位肯定要承提部分责任,教唆人和监护人责任根据情况来定,一般是平衡的分担。如果被教唆人未犯被教唆罪,则不构成教唆犯;如果未成年人犯被教唆罪,则构成教唆罪。如果涉及刑事责任,则教唆人负全部刑事责任,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承担侵权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规定如下: 侵权责任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
2021.03.09 350 -
无民事行为能力杀了人是否承担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杀了人是否承担责任依据实际情况来看。当精神病人无法识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会造成危害,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格照顾和治疗;必要时,政府将强制治疗。当精神正常或能够识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022.04.14 570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
2022.04.16 2,456
-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
2021-05-07 15,340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损害应由谁承担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
2022-06-02 15,340 -
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谁承担责任?
监护人没有监护到位肯定要承担部份责任,教唆人和监护人责任根据情况来定,一般是平衡的分担。如果被教唆人未犯被教唆罪,则不构成教唆犯;如果未成年人犯被教唆罪,则构成教唆罪。如果涉及刑事责任,则教唆人负全部
2022-05-14 15,340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不需要,监护人要承担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1-11-07 15,340
-
01:07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即使是纯获利益的行为也不能独立实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
2,871 2022.04.17 -
00:55
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是法律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
5,332 2022.05.11 -
00:58
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
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具体如下: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继续履行;8、赔偿损失;9、支付违约金;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1、赔礼道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
2,43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