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宣传能否成为合同内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宣传资料不能算做广告,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被视为合同的内容,比如开发商就商品房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即使该说明和允诺没有写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也可以视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宣传资料不能算做广告,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被视为合同的内容,比如开发商就商品房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即使该说明和允诺没有写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也可以视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内容。
广告宣传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可以成为合同内容。广告宣传作为商品销售的手段之一广泛存在于商品房交易市场,由于其就开发出售的商品房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由此对买受人决定订立合同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故可以视为合同内容的一部分。
-
广告宣传能不能成为合同内容
宣传资料不能算做广告,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被视为合同的内容,比如开发商就商品房规划范围内的房屋; 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即使该说明和允诺没有写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也可以视为商
2020.10.05 149 -
销售广告能否成为合同内容
销售广告能成为合同内容。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商品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
2020.03.01 160 -
销售广告能否成为合同内容?
可以。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 解释特别提到,这些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
2021.04.17 146
-
销售广告能否成为合同内容
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
2022-06-01 15,340 -
劳务广告能否成为合同内容?
广告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和房价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可以成为合同内容。广告作为商品销售的手段之一,广泛存在于商品房交易市场。由于其对开发和销售商品房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承诺具体确定,对买受人决定订立合同
2021-11-05 15,340 -
宣传广告是否构成合同要约
宣传广告一般情况下为要约邀请,只有在宣传广告符合要约条件下才构成要约。要约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另外,根据法律规定,商品房的销售
2022-12-02 15,340 -
销售广告是否能成为合同内容
销售广告能成为合同内容。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商品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
2022-08-31 15,340
-
01:25
销售广告能否成为合同内容
销售广告是能够成为合同内容的。 根据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的资料都是作为要约邀请,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和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且有严重影响到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和房子价格的确定,要视为要约。 解释
752 2022.04.17 -
01:14
广告合同分为几种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广告合同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广告制作合同,是一种由广告经营者与广告主就广告作品的设计、制作所签订的合同。广告制作合同一般被归类为承揽合同。 第二种是广告发布合同,是一种由广告发布者与广告主或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
2,279 2022.04.17 -
01:05
虚假广告能起诉合同纠纷吗
虚假广告,可以合同纠纷为案由进行起诉。在合同成立的过程中,由于虚假广告内容的不真实,可以归结为民事欺诈。在规范这种现象中,我国的行政法规、刑事法律、民事法律都对此有所规定。消费者主要根据民事法律法规,追究广告商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60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