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对外投资要注意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应当由公司机关做出决议。其一般原则是:公司章程可以根据实际经营的需要,将对外投资的决策权授予股东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大会(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董事会。对外投资数额较大的,可以授权由股东会、股东大会做出决议;数额不大的,为了保持公司经营的灵活性,可以授权董事会做出决议。当然,公司也可以将对外投资的决策权全部授予董事会,但应当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 2、为了保证交易安全,公司章程可以对投资及每一项投资的数额做出限制性规定;公司章程有这类规定的,公司机关在做出决议或在具体进行此类活动时,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除非修改公司章程。这里所称“决议”包括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公司章程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规定采用的决议方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有对外投资的,可以注销。 有对外投资的公司注销流程如下: 1、登报 2、在注销税务(一般公司有国税地税)之前,缴清所有税款,如有逾期缴税情况,应补缴税款及罚款滞、纳金,必须缴清以前年度残疾人保障金(如在注销税务之后发现以上款项未缴纳,注销程序就变得麻烦和复杂) 3、缴清所有款项之后先去营业税所在税务所注销税务(一般的公司在国税)然后去另一个税务局注销(一般为地税) 4、国地税注销完之后,去注销工商营业执照 5、最后注销组织机构代码证
-
投资公司收购要注意什么问题
1、在企业兼并、收购的操作上,投资人的权利转让和目标企业的移交是两项主要工作。实现投资人的权利转让,务必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这涉及兼并或收购行为是否受国家法律保护。 2、目标企业的转让费,一般是在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债权债务等综合
2020.04.12 130 -
外资设立公司注意什么
外资成立公司时,应履行以下注意义务: 1、外资企业股东:可以是外国企业,也可以是外国居民。而且中外合资企业的股东,严格只能是中国公司,不能是中国公民。外资公司注册时,应提交股东身份证明和验资报告。外国公民提交经公证机构公证的开业证明,外国公
2022.04.14 657 -
内资公司转外资公司的条件要注意什么呢?
内资企业转外资企业的条件:规定期限内向登记机构提出申请;外方的出资额应当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25%以上;转型后保留的中方出资人为自然人时,其在原内资企业的出资应当达到一年以上;经营项目符合关于外商准入领域的规定;其他规定。
2020.04.05 168
-
投资外资公司需要注意什么?
设立外资公司应当履行以下注意义务:1。外资企业股东:可以是外国企业,也可以是外国居民。中外合资公司的股东只能是中国公司,不能是中国公民。外资公司注册时,需提交股东身份证和验资报告。外国企业提交经公证机
2021-11-15 15,340 -
公司法对外对内投资是什么意思
以下为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对外投资的规定: 公司法第十五条【公司对外投资】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第十六条【公司对外担保】公司向其
2022-06-29 15,340 -
注册投资咨询公司需要注意什么?
不同的咨询公司有不同的注册要求。以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设立条件为例:根据《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申请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有五名以上取得
2021-11-15 15,340 -
外商投资公司设立需要注意哪些
外商投资性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三千万美元。申请设立投资性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应为一家外国的公司、企业或经济组织,若外国投资者为两个以上的,其中应至少有一名占大股权的外国投资者符合上述外国投资者的条件。外国
2022-05-09 15,340
-
01:07
注册投资公司需要什么条件?注册投资公司需要的条件,具体如下: 1、投资公司是以自有资产进行投资,并以投资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公司; 2、投资公司的投资业务和直接经营的业务应予区分。投资公司经营范围中的投资,是指该公司投资某行业、产业的范围,而不表示该公司直接经营该项业
3,524 2022.04.17 -
01:15
投资入股需要注意什么投资入股需要注意:1、从财务上要注意;2、从行业上要注意;3、从公司文化上要注意;4、环评和国家政策上要注意;5、最好要求公司有严格的财务公开制度。投资入股是永久性的投资,入股了就只能持有股份并参与分红,如果想退出,只能出让或卖出股票。投资
6,032 2022.04.15 -
01:17
投资公司注册条件注册投资公司,如果不涉及需要行政许可的经营事项,则按照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流程注册即可。例如经营事项为“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是不需要经过行政许可的;但如果经营事项为证券投资业务,则需要银保监会的行政许可。因此注册投资公司是否需要行政
9,8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