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债务夫妻离婚如何办具体如何处理夫妻债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有债务夫妻离婚,属于共同债务的,由夫妻共同承担,属于一方债务的由个人承担。我国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属于个人债务的,离婚时还是由欠债的一方承担,与另一方没有关系。 2、若是属于共同债务,离婚时通常是先由夫妻共同财产来偿还,不够清偿共同债务或者双方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离婚夫妻协商约定偿还。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由法院根据双方的情况做出判决 3、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夫妻离婚如何处理债务?
夫妻离婚债务的处理是:个人债务由个人承担,而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以共同财产来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则由双方协商各自清偿的份额,协商不成的,由法院进行判决。
2021.03.08 126 -
夫妻离婚,债务如何处理
看债务是否是为夫妻共同生活发展而欠下的债务而定。 如果是一方为自身发展所欠,非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所负债务,那么另一方在离婚后不承担这个债务的责任。 如果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也不分先后顺序,一方财产不足以清偿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1.03.12 119 -
离婚如何处理夫妻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
2021.04.23 115
-
离婚具体如何处理夫妻债务
1、离婚处理夫妻债务的方式:原则上应由夫妻共同清偿共同债务。但如果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仍无法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2-06-26 15,340 -
离婚后如何承担夫妻债务,夫妻债务如何处理
我国《婚姻法》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
2021-06-26 15,340 -
夫妻离婚夫妻如何处理债务
夫妻离婚债务如何处理: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
2022-08-22 15,340 -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办夫妻离婚债务如何处理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负的债务。一般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解决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等活动以及履行法定义务和共同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负的债务。
2022-05-16 15,340
-
01:01
夫妻有债务要如何离婚
夫妻有债务,在离婚时,首先应区分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如果债务用于共同生活或者家庭生产经营,则属于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果债务并非用于共同生活或家庭生产经营,而是用于个人消费、赌博等用途,则债务应由个人偿还。确定债务偿还方式
785 2022.04.17 -
01:44
债务在夫妻离婚后该如何处理
夫妻共同债务,在离婚时应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共同债务,或离婚时共同债务尚未到期,双方可约定偿还方式。双方对债务偿还方式的约定,仅在离婚男女双方间有效,债权人有权向任何一方主张债务。一方按照债权人主张,偿还债务后,可根据
695 2022.04.17 -
01:10
离婚了夫妻财产债务如何处理
离婚夫妻财产债务的处理问题,需要根据双方选择的离婚方式的不同来作出区别判断。 如果双方是登记离婚的话,就可以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来对夫妻共同债务以及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处理。换句话说,在登记离婚之前,双方必须就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以及夫妻共同债务
603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