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于犯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处罚分为哪几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国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量刑标准为: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证券交易成交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条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内幕人员和以不正当手段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违反本办法,泄露内幕信息、根据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的; 根据不同情况,没收非法获取的款项和其他非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内幕人员泄露内幕信息,除按前款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依据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处罚规定是:行为人泄露内幕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关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处罚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既遂量刑标准: 1、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020.05.07 129 -
中国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处罚标准?
中国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处罚标准: 1、犯此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2020.08.18 122 -
分析对于国内外泄漏内幕信息罪处罚
中国刑法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是: 1、自然人犯该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证券交易成交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2020.07.12 103
-
我国《刑法》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处罚有哪些
自然人犯本条规定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处罚违法收入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况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违法收入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
2021-10-12 15,340 -
泄露内幕信息罪处罚?
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处罚规定是:行为人泄露内幕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
2022-11-10 15,340 -
对泄露内幕信息、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泄露内幕信息的。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买入或者卖出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4,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的、期货交易所,或者泄露内幕消息使他人买入或者卖
2022-03-06 15,340 -
中国刑法对泄露内幕信息罪犯罪分子
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单位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单位,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
2022-12-31 15,340
-
01:01
什么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如果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该内幕信息的人员,在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在公开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前,有下列三种行为之一,并且情节严重的,则构成内幕交易、泄露信息罪。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买入或
1,518 2022.04.15 -
01:06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处理当个人信息发生泄漏后,受害人应到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当公民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侵权人删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隐私信息; 2、可以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当地的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或
28,742 2022.04.15 -
01:13
泄露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刑公民个人信息,一般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有
7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