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是否可以中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可以中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可以中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可以中止。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
受疫情影响,诉讼时效是否可以中止
受疫情影响,诉讼时效可以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法律规定的障碍导致当事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 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021.03.19 128 -
受疫情影响,诉讼时效可以中止吗
受疫情影响,诉讼时效可以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法律规定的障碍导致当事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 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021.03.01 136 -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如何确认
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的确认是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难以按法定时限审理案件
2020.01.27 161
-
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是否可以中止
1.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可以中止。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
2022-05-17 15,340 -
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是否可以中止下列
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可以中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
2022-05-31 15,340 -
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可否撤销
受疫情影响,劳动仲裁时效可以中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
2022-05-26 15,340 -
劳动仲裁过程中仲裁时效可以中止的情况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30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请示待批、工伤鉴定以及其他妨碍仲裁办案进行的客观情况,应视为仲裁时效中止,并需报仲裁委员会审查同意。仲裁时效中止不计入仲裁办案时效内。按照该
2023-06-12 15,340
-
01:20
劳动仲裁时效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
11,168 2022.04.15 -
00:57
劳动仲裁对公司影响有多大劳动仲裁对公司影响不大。劳动仲裁是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合法途径。该劳动仲裁裁决结果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劳动仲裁案件本身的客观存在并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劳动仲裁的申请事项,大部分与经济相关,并且除了正常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费用之外
3,336 2022.04.17 -
00:49
劳动仲裁会对个人有影响吗没有影响。 劳动仲裁对劳动者个人并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属于正常维权,只要申请劳动仲裁有合法、合理依据,不是恶意诉讼,那么就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和后果。 即使最终仲裁请求未得到支持,也不会对劳动者有任何惩罚。 任何公民都有拿起法
7,4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