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假释的期间是否计入刑,具体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假释的期间计入刑期。因为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假释是附条件地提前释放,因而需要设立一定的考验制度和期限,以便对假释罪犯继续进行监督改造。
《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假释的期间计入刑期。因为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假释是附条件地提前释放,因而需要设立一定的考验制度和期限,以便对假释罪犯继续进行监督改造。
假释的期间计入刑期。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假释规定的情形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假释期满,准予假释的,应当将假释的期间计入原判刑罚规定的刑期范围之内。
-
民法典中民间借贷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对民间借贷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
2021.03.18 250 -
假释期间的具体规定
1.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2.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
2020.09.18 113 -
刑法对假释有哪些具体规定
刑法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一)法定的对象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属于拘役和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故意伤害罪除外)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11.29 220
-
民法典中假释的期间是否计入刑期?
假释的期间计入刑期。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假释规定的情形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因此,假释期
2022-12-01 15,340 -
民法典中假释的期间是否计入刑期
假释的期间计入刑期。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假释规定的情形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因此,假释期
2022-05-13 15,340 -
民法法中假释的期间是否计入刑期?
假释的期间计入刑期。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假释规定的情形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因此,假释期
2022-06-04 15,340 -
民法知觉中假释的期间是否计入刑期
假释的期间计入刑期。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假释规定的情形的,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因此,假释期
2022-06-27 15,340
-
02:10
民法典1042条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第1042条主要是关于几类法律所禁止的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第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借婚姻索取财物。其中包办婚姻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强迫其缔结婚姻;买卖婚姻则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
4,535 2021.04.22 -
01:17
民法典对离婚的新规定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离婚的相关规定, 1、夫妻双方如果是自愿离婚,应该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并需要双方亲自至民政局申请离婚登记,其中,离婚协议应该明确约定双方属于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的抚养、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等事项
3,822 2021.03.24 -
01:21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6,96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