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个人钱被判刑,没有能力归还,被害人永远得不到归还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钱还了也会判刑,但是积极退赃的可以酌情减轻处罚。诈骗70万属于数额巨大,法律规定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是刑事犯罪,是进行公诉的案件,构成本罪的就算退还了赃款,依旧会追究刑事责任,但退还赃款属于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会根据实际案情作出刑事处罚。诈骗罪量刑标准 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借钱人被判还钱有能力还而不还
首先,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其次,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胜诉之后,如果债务人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另外债务人名下没有可供
2020.04.02 149 -
诈骗罪手机会被没收吗能归还吗
视情况而定。手机如果是作案工具,应当收缴没收,如果是扣押,未被认定为作案工具,则有可能能取回。如果被认定为非法所得财务,就直接没收了。根据法律规定,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2020.02.20 1,065 -
诈骗的钱财能不能归还给受害者
需要结合追赃情况,若犯罪嫌疑人已经将赃款挥霍一空,没能追回赃款赃物,此时,无法还给受害人;如果追回了全部或者部分赃款赃物是要发还给受害者的。
2020.01.01 266
-
未成年诈骗后对被害人归还钱后还会被处罚吗
诈骗是一种刑事责任,若真的构成刑事上的诈骗是要被公诉的。诈骗后如果及时归还,并取得谅解,那么就有法定的减轻,免除责任的情节,处罚即使有也不会很重。如果影响较小,亦可不提出公诉。未成年人具有天然的法定免
2022-10-05 15,340 -
刑事案件诈骗罪被判刑后无能力还需还受害人钱吗
法院除对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处罚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判决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刑法条文:第三十六条【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
2022-10-06 15,340 -
诈骗案被告人不理还钱能判刑吗
对属于你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建议尽快委托一名律师介入维权。
2022-10-02 15,340 -
诈骗没有被害人能判刑吗
如果有证据证明存在诈骗事实,则有可能批捕的。如果没有受害人报案,公安机关不会立案,检察院不会批捕。
2022-07-25 15,340
-
00:46
被诈骗了钱还能拿回来吗被诈骗后报警了,钱能不能要回来,要按照具体的情况而定。 如果公安机关追缴到违法所得的,有可能退赔给受害人。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
3,338 2022.04.17 -
00:56
被集资诈骗了钱还能要回来吗被集资诈骗之后,钱能不能够追回来,要根据案件的情况而定。遭遇集资诈骗,那么作为被诈骗方,要收集好已有的证据材料和线索提供给公安机关,向公安机关报案。例如和诈骗人的聊天记录,通话记录,诈骗人的银行账号,收款账户等信息都是证据和线索。公安机关一
1,871 2022.04.17 -
01:10
诈骗案把钱还了还要判刑吗诈骗案把钱还了还要判刑。因为诈骗罪是刑事犯罪,是进行公诉的案件。只要构成了诈骗罪,就算退还了赃款,也依旧会被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但是退还赃款属于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会根据实际案情作出刑事处罚。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
3,10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