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持刀威胁时,如何定性为治安拘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若有人有以下行为之一,将会受到治安处罚: 1.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2. 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 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对于仅涉及对方构成威胁的行为,虽然情节严重者也需要接受5日以下拘留或罚款,但治安处罚程度通常不会过于严重,因此无需担心被判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持械恐吓作为治安违法行为,依据情节轻重,面临五日内拘留及两类不同数额的罚款。若行为涉嫌伤害,构成犯罪则需服徒刑或罚金。仅恐吓的话,情节严重者也需接受5日以下拘留或罚款;较重者,拘留时间则可能长达5至10日。鉴于未涉及任何人身伤害,仅对对方构成威胁,那么治安处罚程度通常不会过于严重,更无需担心因此而被判处刑事责任。
男子持刀威胁城管,妨碍执行公务,如果其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非法拘禁持刀威胁处罚
非法拘禁加持刀威胁的量刑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持刀非法拘禁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暴力持刀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
2020.11.28 238 -
-
持刀威胁他人算哪些罪
持刀威胁他人,肯定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
2024.06.18 36
-
持刀威胁被人劝阻构成治安拘留吗
持械恐吓作为治安违法行为,依据情节轻重,面临五日内拘留及两类不同数额的罚款。若行为涉嫌伤害,构成犯罪则需服徒刑或罚金。仅恐吓的话,情节严重者也需接受5日以下拘留或罚款;较重者,拘留时间则可能长达5至1
2024-10-03 15,340 -
被人持刀威胁要判刑
另外,我国《刑法》虽然并无以“恐吓罪”命名的刑法条文。但结合持刀恐吓的客观行为与行为人主观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可能涉嫌刑法第293条规定的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
2022-12-29 15,340 -
持刀是否是治安拘留
1.一般处5日以下拘留,非法携带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2.《治安处罚法》第三十二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
2022-12-15 15,340 -
&&&持刀威胁恐吓他人如何处理
持刀威胁恐吓他人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1、持刀威胁没伤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罚款;2、情节较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罚款;3、持刀威胁他人,就算对方没有受到伤害可能也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
2024-03-29 15,340
-
01:00
行政拘留和治安拘留哪个严重行政拘留和治安拘留的含义相同,只是表述不一致。行政拘留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在一定时间内拘禁留置于法定处所,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方法。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行政拘
5,471 2022.04.17 -
01:16
治安拘留会影响子女吗治安拘留一般不会影响子女。治安拘留属于行政拘留,刑事拘留会有影响具体看用人单位要求。行政拘留并不是刑事案件,并不会在档案上留下案底,因此父母有行政拘留是不会影响孩子的。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一般来说,例如考公务员、事业编、参军
3,870 2022.04.17 -
01:11
派出所办理治安拘留流程派出所办理治安拘留,具体如下:1、调查: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2、决定: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
3,21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