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执行裁定失职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执行裁定失职罪既遂的判刑是:给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则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为人构成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 1、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是指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当事人或者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法律对股权执行有哪些规定
法律对股权执行的规定如下:股权执行指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对作为其他公司股东的被执行人持有的该公司股份或出资所采取的法定转让、直接采取拍卖、变卖的方式进行处分的强制措施。
2020.09.06 115 -
法律对渎职犯罪行为有哪些规定
渎职犯罪的认定标准是: 1、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是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3、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 4、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2020.04.14 129 -
执行判决裁定罪失职罪法律责任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1.23 111
-
执行裁定失职罪到底有哪些法律要素
具备下列要素会构成执行裁定失职罪: 1、执行裁定失职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 3、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威严; 4、客观方面存在在执行裁定活
2022-06-12 15,340 -
执行裁定失职罪量刑标准法律依据有哪些
执行判决.判决失职罪是指司法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责任或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当事人或其他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的行为。涉嫌以下情况之一
2021-10-10 15,340 -
决定执行失职罪有哪些法律依据?
执行判决.判决失职罪是指司法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责任或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当事人或其他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的行为。涉嫌以下情况之一
2021-10-12 15,340 -
执行裁定失职罪有哪些
执行裁定失职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威严; 3、本罪在主观上是过失;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
2022-11-04 15,340
-
01:19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1,647 2022.04.17 -
01:02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以与名义出资人签订代持股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除非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出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想要得到公司的承认需征得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同意。除此之外,名义股东与实际
1,383 2022.04.17 -
01:35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债权转让一般指的是涉及的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债权转让一般可以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 如果是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可以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中的新的债权人,因此原合同中的债权
1,322 2022.04.17